辩策继续,我试图专注,但脑子里全是父母的影子。半月前父母惨死,凶手未知,师父此刻提起,难道只是巧合?还是他……有参与?
卫成注意到我的异样,悄悄凑过来:“林舟,没事吧?”
我微微点头:“没……没事。”心里却翻江倒海——下一步要更小心,别被师父看出破绽,否则一切都完了。
除了心理压力,书院内部也有现实阻碍。其他弟子开始对我冷眼相待,有些甚至暗中挑衅。第一次,我被指派负责整理一份赵国战略分析的文书,却发现有人偷偷改动我的内容,让策略出现漏洞。
我忍住怒火,暗暗记下:谁动了我的东西,谁要小心。
接下来的几天,我过得提心吊胆:一方面要跟师父保持良好互动,另一方面又要警惕弟子暗算,心里像拉着紧绷的弦。每天夜里,我都翻阅《战国纵横术》和现代笔记,试图找出父母死亡的蛛丝马迹,以及师父可能隐藏的秘密。
一天傍晚,我独自坐在书院后山的石阶上,望着远方山脉。风吹过,带来几分寒意。卫成悄悄坐到我身边,低声说:“林舟,你父母……真的不是意外吗?”
我紧握拳头,喉咙哽咽:“我不知道……但我会查清楚,不管用什么办法。”
卫成沉默了片刻:“你要小心,这里没你想象的安全。”
我深吸口气,看着西沉的夕阳,心里暗暗发誓: 不管是内外阻碍,我都要活下去,也一定要查出真相。
那天夜里,我躺在床上,脑子里反复模拟着师父的言行。越想越觉得危险——师父温和,但背后暗流涌动;书院表面安宁,但竞争和试探无处不在。我意识到,这条路绝不会轻松。
我翻了翻手里的笔记,指尖摩挲着父母的名字,心底越来越坚定: 无论障碍多么险恶,我都要一步步靠近真相。
4 隐忍布局
书院的日子一天天过去,我渐渐发现,光靠聪明和现代知识是不够的。纵横术不仅是说辞的巧妙,更是心理、观察、算计和耐力的结合。我得学会在表面上服从,暗地里掌控局势。
每天清晨,我都是第一个起床。天刚蒙蒙亮,院子里还有雾气,我已经抱着竹简开始复习昨日辩策的笔记。师兄弟们都懒洋洋起身,我却像上了发条的钟表,每一个动作都精确而迅速。
卫成偷偷夸我:“你这架势,比我们大部分人还拼。”
我苦笑:“谁不是拼命图生存?这地方,弱肉强食,比你想象的狠。”
白天,我被安排旁听各种辩策,听师兄弟们分析赵秦两国的态势,研究合纵的可能性。我发现,每一次讨论都隐藏着小小的博弈:师兄们互相试探,谁先暴露弱点,谁就会被排挤。
我默默记下每个人的特点和习惯。比如,三弟子言辞犀利,但遇到质疑就急躁;四弟子沉默寡言,喜欢背后操作。我心想,这些信息以后可派上用场。
除了学习辩策,我还偷偷留意师父的一举一动。公孙师总是笑脸相迎,话语温和,但我逐渐发现,他在提及某些事件时会有微妙的迟疑,尤其是关于赵秦战争、合纵策略,甚至是林舟家族的历史。每一次微妙的表情变化,都像针一样刺进我的脑子:他知道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