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社交资产”下延伸出:共同好友(需重新归类),行业人脉(大部分为苏麻持有),家庭关系(需进行切割)。
我为每一个节点,都标注了最优切割方案。
以及,法律风险和情感成本。
情感成本那一栏,我标注的是:零。
在整理我们共同银行账户的流水时,我停下了。
一笔三十万的支出,发生在上个月。
备注是:办公室装修预付款。
工作室近期,没有任何装修计划。
很好。
他在系统性地转移共同财产。
我需要专业意见。
我约了张律师。
他是我们共同的朋友,也是工作室的法律顾问。
咖啡馆里,我没有哭诉。
只是把那张酒店发票。
和那笔三十万的转账记录打印件。
冷静地,并排摆在他面前。
“老张,我需要你的专业意见。”
他看着那些文件,又看看我。
眼神里全是震惊、惋惜,和一丝钦佩。
震惊于这些证据。
更震惊于我的冷静。
他沉默了很久,长叹一口气。
“苏麻,你比我想的更强大。”
“赵净他……配不上你。”
然后,他告诉我一个关键信息。
一个我几乎已经忘记的、被归档在记忆深处的“文件”。
“当初成立工作室时,我怕你们夫妻创业有风险,让赵净签过一份‘创始人核心技术保护协议’。”
“他当时为了表现爱你的决心,毫不犹豫地签了。”
“协议规定,如果因任何一方的严重过错导致散伙……”
“‘怦然整理’的核心方法论、品牌、以及所有知识产权,完全归属于你。”
“他,只能净身出户。”
第四章:年会请柬
赵净和温馨,开始在公司里频繁开会。
会议室的门总是关着。
讨论他们的“品牌年轻化”。
实际上,是在拉拢人心,孤立我。
几个原本跟着我的核心员工,开始频繁出入赵净的办公室。
出来后,看我的眼神,都变了。
有同情,有躲闪,有幸灾乐祸。
我对此,不闻不问。
依旧像往常一样,专注于我的客户项目。
接单,上门,整理,交付报告。
高效,冷静,完美。
我的业绩,反而比以前更好。
这让他们觉得,我是个不问世事、只懂技术的“书呆子”。
一个可以被轻易取代的旧零件。
他们更加掉以轻心了。
一周后,在一次全员会议上。
赵净激情澎湃地讲完了他的计划。
温馨在他身边,像个得力的副手,不时补充几句。
会议的最后,我举起了手。
“我有一个提议。”
所有人都看着我。
我宣布了一个决定。
“下个月十五号,我们将举办工作室五周年年会。”
所有人都愣住了。
包括赵净。
现在公司气氛这么紧张,谁还有心思开年会?
他看着我,像在看一个陌生人。
“苏麻,现在是开年会的时候吗?”
我微笑着看着大家,语气轻松。
“当然是。”
“年会的主题,是‘回顾与新生’。”
“我们将对过去五年,进行一次彻底的复盘和整理。”
“丢掉不再让我们心动的旧东西,才能迎接‘怦然’的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