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李卫。” 嬴政坐在龙椅上,手指轻轻敲击桌面,脑海中快速梳理着记忆 —— 李卫,出身微末,却为官清廉,办事干练,是雍正朝少有的能臣,如今任浙江总督,正好负责江南一带的政务,让他彻查盐铁亏空案,再合适不过。
半个时辰后,李卫风尘仆仆地赶到御书房。他一身青色官袍,虽面带疲惫,却眼神清明,见到嬴政时,连忙跪地行礼:“臣李卫,叩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起来吧。” 嬴政抬手,语气平淡,“江南盐铁税银亏空三百万两,此事你可知晓?”
李卫起身,听到 “三百万两” 时,脸色微变:“臣已知晓,正准备彻查,只是…… 此事牵涉甚广,连苏州织造曹寅的后人都有参与,臣担心……”
“担心什么?” 嬴政打断他,目光锐利,“朕不管牵涉到谁,哪怕是皇亲国戚,只要贪赃枉法,便一律严惩。你即刻启程前往江南,带朕的密令,调动地方兵权,封锁盐运码头,凡涉案者,先抄家,再打入天牢,待查明真相后,按大清律法处置。”
李卫心中一惊 —— 眼前的皇上,与往日判若两人!往日雍正虽也重视吏治,却总顾及各方情面,如今竟如此雷厉风行,连曹寅这样的旧臣之后都不姑息。他连忙躬身应道:“臣遵旨!臣定不辱使命,早日查明盐铁案,还江南百姓一个公道!”
“另外,” 嬴政补充道,“朕已决定废除‘议罪银’制度。” 他想起记忆中 “议罪银” 的荒唐 —— 官员犯错后,可通过缴纳银两免除责罚,这无疑是在纵容贪腐,“往后官员犯错,只论律法,有功则赏,有过则罚,绝不容许用银两抵罪。你将此事通告天下,让所有官员都知晓朕的决心。”
李卫眼中闪过一丝激动,连忙叩首:“皇上英明!此举定能肃清吏治,让大清官场重归清明!” 他深知 “议罪银” 制度的弊端,却一直不敢进言,如今皇上主动废除,正是他心中所愿。
待李卫离开后,嬴政再次翻看奏折,直至深夜。窗外的月光透过窗棂,洒在他身上,将他的身影拉得很长。他想起大秦的律法,想起李斯、蒙恬等忠臣,心中暗下决心:既然来到这个时代,便要让这大清如大秦般强盛,吏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至于那些阻碍大业的 “蛀虫”,无论是前朝官员,还是后宫嫔妃,他都不会手下留情。
三日后,乾清宫早朝。嬴政身着明黄色龙袍,端坐龙椅,十二章纹在晨光中熠熠生辉。殿内文武百官分列两侧,皆低着头,不敢直视龙椅上的帝王 —— 这三日来,皇上的变化他们已有耳闻:废除议罪银、命李卫彻查盐铁案、驳回年羹尧请封的奏折,桩桩件件,都透着与往日不同的铁血手腕。
“近日奏折堆积,吏治废弛,盐铁税银亏空三百万两,尔等竟无一人奏报?” 嬴政的声音在大殿内回荡,带着冰冷的怒意。他将一叠奏折掷在地上,纸张散落一地,其中一本正好落在户部尚书脚边,封面上 “盐铁亏空” 四个字格外醒目。
户部尚书吓得脸色惨白,连忙跪倒在地:“皇上恕罪!臣、臣也是刚知晓此事,正准备彻查……”
“刚知晓?” 嬴政冷笑一声,“这奏折已递上来半个月,你一句‘刚知晓’便想搪塞过去?” 他目光扫过阶下百官,“还有你们,难道都眼瞎心盲,看不到百姓疾苦,看不到官场腐败?朕看你们,是拿着朝廷的俸禄,却忘了自己的本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