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晏辞接过锦袍,指尖碰到我的手,又迅速缩了回去。他打开袍子看了一眼,目光落在内侧那朵白梅上,眼神复杂:「多谢沈小姐费心。」
「举手之劳而已。」我笑了笑,故意看向苏清瑶,「既然顾公子收到了,那我就不打扰了。苏小姐,告辞。」
我转身离开时,能感觉到苏清瑶的目光像刀子一样落在我背上。但我不在意——第一步,已经成了。苏清瑶越是嫉妒,就越容易出错;而顾晏辞,只要还记得三年前的「情分」,就不会对我完全设防。
接下来的日子,我开始「偶遇」顾晏辞。有时是在他去翰林院的路上,我提着食盒「恰巧」路过,给他递上一碟我亲手做的桂花糕;有时是在寺庙祈福,我「恰巧」和他抽到同一张签,笑着说「原来我和顾公子这么有缘」;有时是在诗会上,我故意写出几句和他以前风格相似的诗,引他注意。
每一次,我都做得恰到好处,既不显得刻意,又能让他记住我。苏清瑶自然也知道了这些事,她开始在各种场合针对我,一会儿说我「出身低微还想攀高枝」,一会儿说我「心思不正勾引人」。可她越这样,我就越显得委屈,而顾晏辞,看我的眼神也越来越复杂。
有一次诗会结束后,顾晏辞叫住了我。他手里拿着我刚写的诗,语气带着几分探究:「沈小姐的诗,风格和我早年在江南时很像。」
我垂下眼,露出一抹怀念的神色:「其实,三年前在江南的破庙里,我见过公子。那时公子病得很重,我给了公子半块干粮和一件旧衣……」
顾晏辞的眼神瞬间变了,他看着我,语气带着惊讶:「原来是你?」
「是我。」我抬起头,眼里含着恰到好处的泪光,「我那时不知道公子的名字,后来在父亲的寿宴上见到公子,才认出来。我不敢贸然相认,怕打扰公子,只是……看到公子,就想起了当年的事。」
顾晏辞沉默了片刻,语气软了下来:「当年多谢你。若不是你,我或许……」
「公子不必客气。」我打断他,笑着说,「能看到公子如今前程似锦,我就放心了。苏小姐还在等公子吧?我就不打扰了。」
我转身离开,心里却清楚——第二步,也成了。顾晏辞的愧疚和感激,已经开始发芽。而苏清瑶的嫉妒,只会让这颗芽长得更快。
没过多久,京城就传出了苏清瑶大闹顾府的消息。据说苏清瑶听说顾晏辞和我「偶遇」,气冲冲地跑到顾府,摔了不少东西,还说「宁死也不嫁顾晏辞」。吏部尚书气得发抖,两家的婚事,也因此搁置了下来。
所有人都在说苏清瑶骄纵,而我,却成了众人同情的对象——「沈小姐那么温柔,不过是和探花郎多说了几句话,就被苏小姐针对」。
这时,父亲找到我,语气带着几分担忧:「清沅,你和顾探花的事,闹得人尽皆知,对你名声不好。要不……爹给你找个别的人家?」
我摇了摇头,眼神坚定:「爹,我喜欢顾晏辞。我知道他现在和苏家有婚约,可我相信,他心里是有我的。」
父亲叹了口气,终究还是没再说什么。他最疼我,只要我坚持,他总会支持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