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这就是她的“妻子”,大曜王朝的长公主,赵灵月。

赵灵月放下手中的书,目光落在沈清辞身上,眼神冷淡,没有丝毫温度,像在看一个陌生人:“醒了?”

她的声音和她的人一样,清冷中带着几分锐利,和沈清辞的温婉嗓音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沈清辞定了定神,走上前,按照少女之前教她的礼仪,微微屈膝:“见过公主。”

赵灵月没有起身,只是淡淡地点了点头:“不必多礼。既然醒了,就准备一下,随我去给母亲请安。”

她口中的“母亲”,应该就是靖安侯府的老夫人,也就是她名义上的婆婆。

沈清辞点点头:“好。”

两人一路沉默地走向老夫人的院子。沈清辞偷偷观察着赵灵月,发现她走路时身姿挺拔,步伐沉稳,不似一般女子那般娇柔,反而带着几分军人的飒爽。她心里不禁好奇,这位长公主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为什么会嫁给一个女子?而且看她的态度,显然对这桩婚事并不满意。

到了老夫人的院子,老夫人正坐在正厅的太师椅上喝茶。老夫人看起来五十多岁,头发已经有些花白,却精神矍铄,眼神锐利,一看就是个不好惹的角色。

“母亲。”赵灵月走上前,微微躬身行礼。

“母亲。”沈清辞也跟着行礼。

老夫人放下茶杯,目光在两人身上扫了一圈,最后落在沈清辞身上,语气平淡:“醒了就好。昨天成婚,累坏了吧?”

“劳母亲挂心,儿媳没事。”沈清辞轻声回答。

老夫人点点头,又看向赵灵月:“灵月,你身为长公主,如今又是侯府的媳妇,以后行事要稳重些,别再像以前那样毛毛躁躁的。”

赵灵月抿了抿唇,没有反驳,只是点了点头:“是,母亲。”

老夫人又叮嘱了几句,无非是让她们夫妻和睦、好好过日子之类的话。沈清辞和赵灵月都一一应下。

从老夫人的院子出来,两人再次陷入沉默。走到分叉路口时,赵灵月停下脚步,对沈清辞说:“东边的‘汀兰院’是你的住处,我的院子在西边的‘揽月轩’,没有我的允许,不要随便来我的院子。”

她的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命令,眼神里的疏离感更浓了。

沈清辞心里有点不舒服,却也知道自己现在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好,我知道了。”

赵灵月没再说什么,转身走向揽月轩。看着她挺拔却孤单的背影,沈清辞心里突然冒出一个念头:这位长公主,或许也有自己的苦衷吧?

回到汀兰院,沈清辞让少女——她知道了少女叫春桃——去准备点吃的,自己则坐在院子里的石凳上,梳理着脑海中的记忆。原主也叫沈清辞,是吏部尚书沈家的嫡女,性格温婉娴静,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是京城里有名的才女。而赵灵月是大曜王朝唯一的长公主,深受皇帝宠爱,却性格桀骜,不喜女红,偏爱骑射兵法,甚至还曾亲自上战场杀敌,立下过战功。

至于她们的婚事,据说是皇帝为了拉拢沈家,同时也是为了给赵灵月找一个温顺的妻子,才下旨赐婚的。显然,无论是原主还是赵灵月,都对这桩婚事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