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更新时间:2025-10-26 05:17:22

援军无望,偷袭未至。

连徐晃都被生擒。

这仗还怎么打?

打什么打!

关羽围而不攻,每日箭书劝降。

曹仁真的撑不住了。

主将尚且饥肠辘辘,士卒更不必说。

"城门开了!"

不知谁喊了一声,曹仁抬头望去,只见守军自行打开了城门。他想喝止,却连说话的力气都没了。

一声长叹。

曹仁明白大势已去。

眼睁睁看着关羽率军入城,他用尽最后力气纵身跃下城墙。

轰然坠地!

鲜血从口鼻涌出,弥留之际,他看见关羽的铁骑踏破樊城。

这是最后的画面。

樊城,陷落!

樊城既破,襄阳指日可下。

汉水已完全被关羽掌控。

围困樊城的同时,襄阳早已陷入重围。

守军不战自溃。

襄樊之战,

蜀汉大捷!

这是历史的转折。

胜利之势仍在延续——

关云长威震华夏,

刘玄德天命所归。

遥想四百年前汉高祖自汉中崛起,再看今日刘备。

煌煌天意,尽在人心。

平日虽不显山露水,

关键时刻,民心向背自见分晓。

襄樊之战,成为蜀汉兴衰的关键一役。

江陵城内

关云长与翼德将军得胜回师。

少主刘禅早已在城门相迎。

"二位叔父,请!"

刘禅恭敬抬手相邀。

众将入席后,关羽持盏起身:"云长敬世子,若非世子料敌机先,识破东吴诡计,关某危矣。"

刘禅举杯含笑:"二叔言重,您为汉室江山、天下黎民征战,该是阿斗敬您才是。"

席间张飞忽问:"贤侄,长沙三郡现下如何?"

"三郡已尽归我手。"刘禅从容道,"子龙将军镇守长沙,量那孙权不敢轻举妄动。此战东吴损兵折将,短期内当无力再犯荆州。"

"傅士仁、糜芳二人......"

"交由父王定夺吧。"刘禅目光深远,"想必父亲早有决断。"

转向关羽又道:"荆襄防务还需仰仗二叔。我已奏请父王留子龙驻守,有常山赵子龙坐镇,必叫东吴比畏惧张文远更甚!"

满座欢笑间,关羽沉吟道:"贤侄以为,我军下一步当北伐还是东征?"

"此事难断。"刘禅正色道,"孙权失地必不甘心,恐与曹操勾结。孙曹皆需防范,还须父王定策。眼下荆州粮秣充足,二叔可陈兵许都方向,观百姓响应之势,可进则进,当退则退。"

关羽颔首,此议正合其心意。

威震华夏的关云长,其兵锋所向牵动中原人心。曹操北方苛政致民怨沸腾,但凡时局有变,曹魏境内必生动荡。

汉中军帐

刘备展阅战报,细览襄樊战事详情。

"险极!当真险极!"玄德公放下帛书传阅孔明等人,额间沁出细密汗珠。

诸葛亮难掩激动,连声说道:"主公,此乃大汉之福,炎汉之幸啊!"

襄樊终于收复了。

刘备不禁冷汗涔涔。

孙权这卑鄙小人竟敢偷袭荆州,若非刘禅与赵云恰在荆州,后果不堪设想。若荆州失守,不仅荆襄九郡危矣,二爷性命更是堪忧。

胜了好,胜了好。

刘备低声自语:"若云长有何闪失,孤必倾全国之兵与孙权决一死战!"

身旁笑道:"大王洪福齐天。若非世子亲赴江陵,识破博士仁投敌之举,及时制止,只怕荆襄之地早已沦陷。"

刘备闻言开怀大笑。

刘禅的表现确实令他惊喜。

年仅十二岁,却能有如此洞察力,连自己这个父亲都未曾察觉的危机,他竟能明察秋毫,果断拿下糜芳,擒获博士仁。

刘备深知自己年近六旬,来日无多。一个出色的继承人,方能继承他的大业。此次刘禅的表现,着实令他欣慰。

此子不凡,绝非守成之君,实乃开拓之主。

诸葛亮进言道:"大王,世子建议由子龙镇守长沙,不知大王意下如何?"

"子龙办事,孤最是放心。"刘备颔首道,"便依此议,令子龙留守长沙,协助云长。"

虽不舍赵云离开身边——这位既能征战沙场,又可护卫周全的爱将,但刘备明白,镇守长沙非子龙莫属。孙权已被打怕,一个赵子龙足抵千军万马。

沉吟片刻,刘备问道:"阿斗何时归来?"

诸葛亮答道:"已登船启程,不日将至。"

"好,好,好!"刘备喜形于色,"多日不见,着实想念。孤这个儿子,真是给孤太多惊喜了!"

诸葛亮会心一笑,看出主公此刻的喜悦不仅源于襄樊大捷,更因后继有人。

沿汉水溯流而上

刘禅心情甚佳。

至少二爷保住了。

有二爷坐镇荆州,当可无虞。

何况如今还有赵云。

特别是当赵云重现"张八百"的威名之后。

孙权的心思,唯有他自己知晓。

然而,刘禅也明白,局势并不乐观。

曹操的实力依旧强大,甚至超过孙权与刘备的联合。毕竟,曹操经营北方已有四十年。

刘备虽占据荆州与益州,但荆襄九郡真正归化的区域有限,蛮族遍布。后世的“湖广熟,天下足”在三国时期不过是个笑话。南方的经济首次繁荣,要等到永嘉南渡,而真正开发完成,则历经两宋。

朱元璋能由南统北,是因南方经济已发展。若在三国时期,面对南方的原始森林与蛮族,他恐怕只能绝望。时代局限,不容忽视。

益州虽已开发,但粮食运输艰难。云梦大泽的消失使漕运难度倍增。荆州开发不足,而曹操的北方才是真正的经济中心,粮食、兵力、人口皆碾压孙刘。

曹操可以一败再败,但蜀汉与东吴经不起消耗。诸葛亮与鲁肃深知此理,可惜鲁肃早逝。孙权在合肥城下的人头堆中明白,自己只能做个守成之君。

如今,局势开始逆转。蜀汉实力大幅提升,刘备更背负大汉四百年光环,尤其占据汉中,令人想起高祖刘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