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量子计算机的模拟结果给出了答案:145 号元素的某种同位素在衰变时,会释放出特殊的引力波,这种波能干扰恒星内部的核聚变反应,加速其衰老。简单来说,用这种元素制造的武器,可以轻易摧毁一颗恒星。

“他们不仅告诉我们如何造神,还告诉我们如何弑神。” 陈峰的声音冰冷,“这更像是一场测试,看看人类是否有足够的理智控制技术。”

消息上报后,应对小组陷入激烈争论。军方代表主张立刻封锁相关研究,彻底销毁解密数据;而科学家们则认为这是人类科技飞跃的机会,应该在严格管控下进行研究。

陈峰提出了折中方案:“成立专门的超元素实验室,在地下 500 米的防辐射设施中进行研究,所有实验数据实时上传国家数据库。同时,加快星链防御系统的部署,确保我们有能力应对任何潜在威胁。”

当第一克 145 号元素的合成实验开始时,陈峰站在观察室的玻璃前,看着粒子对撞机中闪烁的蓝光,突然想起了潘多拉魔盒的传说。但他知道,人类文明的进步从来不是在恐惧中停滞,而是在谨慎中前行。

3 星际应答

超元素的研究在严格管控下稳步推进,145 号元素的特性验证了信号中的警告 —— 哪怕是微克级的同位素,也能让实验室的小型核聚变装置提前熄灭。这个发现让科学界既兴奋又恐惧,就像手握了能改变宇宙命运的钥匙。

与此同时,星链防御系统的部署进入尾声。12992 颗卫星中的 30% 都加装了高能激光模块,形成覆盖全球的立体防御网。陈峰在月球基地的指挥中心,看着模拟系统中瞬间摧毁来袭导弹的激光束,稍微放下心来。

“伏羲” 计算机终于破解了最后一组信号,这次的内容出人意料 —— 是一段包含数百万幅图像的信息流,记录了一个文明从单细胞生物到星际文明的演化历程。

画面中,紫色皮肤的类人生物在岩浆横流的星球上诞生,用晶体构建出高耸入云的城市,驾驶着反重力飞船改造行星。最令人震撼的是他们的社会结构:没有货币,没有国家,个体意识通过量子网络连接,形成一个庞大的集体智慧。

“他们在展示自己的文明史。” 周明指着画面中一场惨烈的内战,紫色皮肤的生物因为资源争夺互相残杀,星球表面布满了核武器的疤痕,“这段历史和人类的世界大战太像了。”

陈峰注意到,在内战结束后,画面中出现了一个类似议会的建筑,所有个体通过意识投票,决定放弃内耗,全力发展星际探索。正是这个转折点,让他们的文明突破了行星束缚,成为横跨多个星系的超级文明。

“他们是想告诉我们,内部团结是文明延续的前提。” 陈峰若有所思,他立刻联系了联合国秘书长,提议召开全球峰会,共同讨论如何回应这组信号。

全球峰会在峰锐科技的太空酒店举行,这是人类首次在近地轨道召开国际会议。当 193 个国家的代表通过全息投影齐聚一堂时,陈峰展示了仙女座文明的演化史,会场陷入长久的沉默。

“我们有两个选择。” 陈峰的声音通过量子通信传遍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