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这就是愚公,他这一世的爹。

愚石看着眼前的场景,心里五味杂陈。课本里只写了愚公的执着,却没写这执着背后的艰辛——没有现代机械,没有炸药,甚至连像样的工具都没有,仅凭一双手、一把镐,要移走两座大山?

这根本不是“持之以恒”,这是拿命在填无底洞!

他跟着愚山走到西坡,接过一把沉甸甸的石镐。镐头比他想象中重,刚挥了两下,胳膊就开始发酸,虎口也隐隐作痛。

他看着身边的村民,大多面黄肌瘦,手上布满老茧和裂口,有的甚至还带着伤,却依旧埋头苦干,仿佛移山是刻在骨子里的使命。

“二哥,你慢点,别又摔了。”

一个清脆的声音传来,愚石回头,看见一个梳着双丫髻的小姑娘,手里提着一个陶罐,快步走过来。小姑娘约莫十岁,穿着洗得发白的布裙,脸上带着两个浅浅的酒窝,正是他最小的妹妹愚华。

“这是娘煮的粟米粥,你头刚好,喝点垫垫肚子。”

愚华把陶罐递给他,眼神里满是担忧,“爹今天又发脾气了,说要是今年冬天前移不完山根下的土,明年开春村里的粮食就不够吃了……”

愚石接过陶罐,温热的触感从指尖传来。

他喝了一口粥,寡淡的粟米味里带着一丝烟火气,却让他鼻子一酸。

他知道,在这个生产力低下的时代,粮食有多珍贵。村民们把仅有的粮食省下来,供给移山的人,可移山的进度却慢得可怜——一天能凿开的石头不过几方,运走的泥土也有限,照这样下去,别说子子孙孙,就算再过几百年,也未必能把两座山移走。

他放下陶罐,看着眼前高耸的山体,脑子里突然闪过一个念头——既然移山难如登天,那为什么不穿山呢?

他前世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主攻隧道与地下工程。

太行、王屋虽然巍峨,但山体内部未必全是坚硬的岩石,只要找到合适的地质层,设计合理的断面,用古代能找到的材料做支护,未必不能挖出一条隧道来!

隧道!

这个念头像一道闪电,劈开了愚石混沌的思绪。

移山是“愚公移山”,那建隧道就是“智工穿岩”——既不用把山搬走,又能打通南北通道,效率比移山高了何止十倍百倍!

“二哥,你怎么了?脸色这么奇怪?”愚华看着他发呆,忍不住问道。

愚石猛地回过神,眼神里迸发出前所未有的光芒。

他抓住愚华的手,声音有些激动:“小华,你说……咱们要是不从山上挖过去,而是从山底下挖一条路,直接穿到山南边,行不行?”

愚华愣了一下,眨巴着眼睛:“从山底下挖路?怎么挖呀?底下都是土,万一挖着挖着塌了,不就把人埋在里面了吗?”

“不会的!”

愚石急忙解释,“只要选对地方,比如找那些土层厚、岩石不那么硬的地质层,再用木头和石头做支护,就不会塌!而且挖隧道比移山快多了,咱们不用把石头运到渤海去,只要把挖出来的土和石头堆在隧道两边,还能加固山体呢!”

他越说越兴奋,恨不得立刻就拿出图纸,画出隧道的设计方案!

可他忘了,这里是古代,村民们连“隧道”是什么都不知道,更别说理解他口中的“地质层”“支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