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你,有手,有心,有技艺。你愿意……与我同行吗?”
雨声渐歇,守艺坊内一片寂静。
文语望着那面铜镜,望着镜中那个不属于这个时代的人,忽然笑了。
“你确定,我不是在拍鬼片?”
沈渡也笑了,那是千年来的第一次。
“若为鬼,为何只现于你眼前?”
文语深吸一口气,走上前,伸手触碰镜面。
指尖相触的瞬间,一道金光自镜中炸开,如星河倾泻。
她听见了——千万件文物的低语。
第二章:初试锋芒
2、唐佛重生
自那夜起,文语的生活彻底改变。
沈渡并未离开铜镜,但他已能通过“通灵鉴”与林晚对话,甚至在她触碰特定文物时,短暂显形于现实。
他知识渊博,对历代器物的材质、工艺、纹饰了如指掌,仿佛一部活的《考工记》。
而文语,则成了他与现世的桥梁。
他们合作的第一件大事,是一尊唐代鎏金铜佛像的修复。
这尊佛像来自一座即将拆迁的古寺,被文物贩子低价收购,转手卖给私人收藏家。
收藏家不懂保养,竟用化学清洁剂擦拭,导致鎏金大面积脱落,佛面斑驳,几乎毁容。
文语受托修复,却束手无策。
她擅长金缮与漆艺,但对金属鎏金工艺并不精通。
“让我来。”沈渡在镜中显现,目光凝重,“此佛像用‘火镀金’法,以金汞齐涂于铜胎,再加热挥发汞。如今金层剥离,是因汞未尽,遇湿气而胀裂。”
他指导文语配制古法“金汞膏”,用细毛笔一点点填补脱落处,再以文火烘烤。
过程中,沈渡甚至能“附身”于文语的手,让她指尖生出一种奇异的稳定感,仿佛千年匠魂在操控她的动作。
七天后,佛像重焕金光,眉目慈悲,宛如新生。
更惊人的是,当文语完成最后一笔,佛像竟微微震动,一道金光自眉心射出,直照屋顶。
刹那间,守艺坊内所有金属器物共鸣,发出低沉的嗡鸣。
“这是……器灵觉醒。”沈渡轻声道,“它认你为主。”
文语怔住:“器灵?你是说,这些文物……真有灵魂?”
“万物有灵,唯人不知。”沈渡望着她,“你以心修器,器以灵应你。你救它们,它们也会护你。”
此事之后,文语开始主动接触更多濒危文物。
她不再只是修复者,更成了“文物侦探”——通过沈渡的指引,她能在拍卖行、古玩市场、甚至废品站中,一眼认出被埋没的珍宝。
3、汝窑孤瓶
一次,她在一家旧货市场发现一件破损的宋代青瓷瓶,摊主标价五十元,说是“破碗”。
文语触碰瓶身时,沈渡忽然低喝:“快买!这是‘天青无纹瓶’,汝窑孤品!”
她毫不犹豫买下。
修复过程中,沈渡讲述此瓶来历:它曾是宋徽宗御用之物,因战乱流落民间。瓶身无纹,却在特定角度下可见釉中隐现龙形气泡,乃“天工造化”。
文语用极细的毛笔蘸取特制釉料,一点点填补裂痕,过程中竟梦见自己化身为宋代窑工,在汝州青岭下烧制此瓶。梦醒时,她泪流满面。
“你看到了它的记忆。”沈渡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