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聂小倩》
宁采臣,浙江人。
性子豪爽,最看重脸面,常跟人说:“我这辈子,绝不会沾花惹草。”
这年他去金华赶考,到了城北,把行李卸在兰若寺。
寺庙里殿塔气派,可荒草长得比人高,不像有人来。
东西两边的僧房,门都虚掩着,只有南边一间小屋,门锁得崭新。
再看殿东角,一丛细竹长得茂密,台阶下有个大池子,野藕开着花。
宁采臣挺喜欢这清净劲儿。
当时学使要来监考,城里住处贵得吓人。
他想干脆住这儿,就在寺里散步,等僧人回来。
傍晚,一个读书人来开南屋的门。
宁采臣赶紧上前见礼,说想借住。
读书人笑:“这儿没房主,我也是暂住。
你不嫌弃荒凉,咱们早晚能聊聊天,挺好!”
宁采臣高兴坏了,找些干草当床,支块木板当桌子,打算长期住。
当晚月色清亮,像洒了层水。
俩人在殿廊下对坐,互通姓名。
读书人说自己姓燕,字赤霞。
宁采臣猜他也是来赶考的,可听口音不像浙江人。
问起,燕赤霞说自己是陕西人,说话实在得很。
聊了会儿没话了,俩人就拱手道别,回屋睡觉。
宁采臣住新地方,半天睡不着。
听见屋北边有人小声说话,像有家人在。
他爬起来,趴在北墙的石窗下偷看。
见短墙外有个小院子,一个四十多岁的妇人,还有个穿红衣服的老太太,头发乱蓬蓬的,背驼得厉害,俩人在月下聊天。
妇人问:“小倩咋还没来?”
老太太说:“快了吧。”
妇人又说:“她该不会跟姥姥你抱怨吧?”
老太太说:“没听见,就是看着有点不高兴。”
妇人哼了声:“这丫头,就不该跟她走太近。”
话没说完,一个十七八岁的姑娘来了,长得美极了。
老太太笑:“背后不说人,我们正聊天呢,你这丫头悄没声儿来,幸好没说你坏话。”
又夸:“小娘子美得跟画里似的,我要是男人,魂都得被你勾走。”
姑娘笑:“姥姥不夸我,还有谁夸我呀?”
后面她们又说些啥,宁采臣没听清。
他以为是邻居家的女眷,就回屋不再听,又等了好一会儿,才没了声音。
宁采臣刚要睡着,感觉有人到了床边。
他赶紧起来看,竟是北院那个姑娘!
宁采臣惊问:“你咋来了?”
姑娘笑:“夜里睡不着,想跟你好。”
宁采臣脸色一正:“你不怕别人说闲话,我还怕呢!
一旦做错事,廉耻就没了。”
姑娘说:“夜里没人知道。”
宁采臣又呵斥她。
姑娘犹豫着还想说啥,宁采臣急了:“赶紧走!不然我喊南屋的燕先生来!”
姑娘怕了,转身要走。
到门口又回头,把一锭黄金放褥子上。
宁采臣拿起黄金扔到院子里:“不义之财,别脏了我的东西!”
姑娘羞得脸通红,出门捡起黄金,小声嘀咕:“这人真是铁石心肠。”
第二天一早,有个兰溪来的读书人,带着仆人来赶考,住东厢房。
可到了晚上,读书人突然死了。
脚心有个小孔,像被锥子扎的,慢慢渗血,没人知道咋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