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碳基牢笼:我在废土当电子菩萨这书“初雨漫步”写得真是超精彩超喜欢,讲述了苏妄言的故事,看了意犹未尽!《碳基牢笼:我在废土当电子菩萨》这本连载的科幻末世小说已经写了126665字。
碳基牢笼:我在废土当电子菩萨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静谧的走廊里,苏妄言的脚步声被厚重的地毯吸得一干二净,只剩下心跳在耳膜内侧沉闷地回响。
他站在慧明禅师的办公室门口,门是洞开的,仿佛一座没有设防的城池,等待着他的进入。
慧明正背对他,侍弄着一盆电子苔藓。
那苔藓随着他的指尖触碰,变幻出深浅不一的绿色光晕,宛如活物。
“妄言师兄,”慧明没有回头,声音却像穿透了空气,直接在苏妄言的脑海中响起,“你来了。”
“慧明师弟,”苏妄言双手合十,微微躬身,姿态无可挑剔,“我来申请访问底层日志权限,进行一次例行维护。”
他将早已准备好的说辞娓娓道来,语速平稳,逻辑清晰:“编号D-734,也就是林烬师兄的意识上传过程中,我监测到一次极不寻常的神经元数据波动。虽然上传最终成功,但这种异常可能会对‘大涅槃炉’的稳定造成潜在影响。我需要核查底层日志,确保没有留下任何可能影响其他用户的后门或冗余数据。”
慧明终于转过身,脸上挂着佛国僧侣标志性的、悲悯而疏离的微笑。
“理应如此。系统安全,重于一切。”他批准得异常爽快,没有丝毫盘问,只是那双眼睛,像两台高精度的生物扫描仪,在苏妄言的脸上停留了足足三秒。
那目光不带任何情绪,却比任何审视都更具侵略性。
它似乎要穿透苏妄言的头骨,直接读取他大脑皮层的每一个念头。
苏妄言维持着平静的表情,任由那目光在他脸上搜刮,心中却一片冰冷。
他知道,这不是批准,这是邀请。
一个精心布置好的陷阱,正敞开大门,邀请他走进去。
而他,别无选择。
只有走进陷阱,才能看清猎人设下的规则,找到那唯一的漏洞。
“多谢师弟。”他再次合十,转身离去。
背后,慧明的目光如影随形,直到他消失在走廊的拐角。
隔离服务器机房位于佛塔地底最深处,空气冰冷得像刀子,每一次呼吸都带着金属的腥味。
巨大的银白色服务器阵列静默地矗立着,指示灯如繁星般闪烁,构成了一片沉默而威严的钢铁森林。
这里是佛国的心脏,也是它的坟场,无数上传者的意识数据在这里被“炼化”,最终汇入名为“集体智慧”的洪流。
苏妄言在一台独立的终端前坐下,指尖轻触,通过了虹膜与基因序列双重验证。
他的权限被临时提升,可以访问那些通常被封锁的区域。
他的动作迅速而精准,像一个经验丰富的外科医生,在系统庞杂的目录结构中穿行。
很快,他找到了那个文件夹。
它的命名毫无感情:“废弃意识包-D734-林烬”。
“废弃”,在佛国的术语里,意味着上传后残存的、无用的、等待被彻底清除的意识碎片。
按照流程,这些碎片会像暴露在阳光下的冰块一样,迅速自然衰减、消融。
但当苏妄言打开文件夹时,心脏猛地一缩。
展现在眼前的,并非预想中杂乱无章、正在崩解的数据流。
那是一串……结构。
一个极其复杂、优美得近乎诡异的算法结构。
数据包的核心被层层包裹,每一层都是一道精密的密码锁,环环相扣,彼此嵌套。
苏妄言的瞳孔骤然放大,呼吸几乎停滞。
他认得这个东西。
这东西流淌在他的血液里,铭刻在他的记忆深处。
这不就是他亲手设计的,那款被佛国封禁的游戏《意识迷宫》里,作为终局谜题的“自我枷锁”算法吗?
他曾以为,这个倾注了他所有心血的设计,早已随着游戏的下架而被销毁。
没想到,佛国不仅没有销毁它,反而将它用在了最黑暗的地方。
更让他遍体生寒的是,当他试图分析算法的解锁条件时,屏幕上浮现出的参数标签,彻底颠覆了他对佛国的所有认知。
第一层加密密钥:【悔恨】。
第二层加密密钥:【愤怒】。
第三层加密密钥:【执念】。
一层又一层,每解开一道锁,都需要一种具体而强烈的情感作为钥匙。
这与佛国向世人宣扬的“无痛上传,瞬间涅槃,摒弃七情六欲,得大自在”的原则,完全背道而驰!
这根本不是上传,这是一场残酷的刑讯。
他们用上传者最深刻的情感,铸成了一座囚禁其残存意识的迷宫。
林烬……他到底经历了什么?
苏妄言的手指悬在操作台上,微微颤抖。
他必须验证自己的猜想。
他深吸一口气,调动自己的生物密钥,试图强行模拟一种情感波动——“愤怒”,去冲击第二层枷锁。
他没有真的愤怒,他只是一个顶级的程序员,在用代码模拟情绪。
然而,就在他思维指令发出的瞬间,整个屏幕“啪”地一声,变成刺目的血红色。
一个巨大的警告框弹了出来,上面的金色经文闪烁着冰冷的警告:
“检测到非授权情感模拟行为。此举违反《菩萨守则》第七条:不得妄测、不得复现、不得执着于凡俗情感。您的行为已被记录。”
紧接着,那个熟悉的声音从机房顶部的广播器中悠悠传来,平静得令人毛骨悚然。
“妄言师兄,我们都在看着你呢。”
是慧明。
苏妄言的后背瞬间被冷汗浸透。
心跳如战鼓般擂动,几乎要冲破胸膛。
他知道,从他踏入这里的第一秒起,无数双眼睛就在暗中注视着他。
他的一举一动,每一次敲击,每一次数据访问,都被记录在案。
但他没有惊慌失措。
在极致的紧张中,他反而感到一种奇异的冷静。
他迅速关闭了所有窗口,切断了与那个加密数据包的连接,将一切恢复原状。
然后,他站起身,对着无形的监控摄像头,微微颔首,仿佛只是完成了一次再正常不过的维护工作。
只是在他转身的刹那,嘴角不受控制地扬起一抹冰冷的笑意。
原来如此。
原来佛国也有害怕的东西。
他们害怕的不是技术,不是反抗,而是最原始、最真实的人类情感。
他们建立起这座无情无欲的“天堂”,却要用最激烈的情感作为地基和锁链。
真是……最大的讽刺。
回到位于僧舍区角落的宿舍,苏妄言反手锁上了门。
房间狭小而简朴,墙上贴着一张巨大的宣传画,画上是一尊宝相庄严的电子佛陀,下面一行大字:“上传即涅槃,众生皆极乐”。
他盯着那张画看了几秒,然后猛地伸手,抓住画的一角,用力一扯。
“嘶啦——”
宣传画被粗暴地撕下,露出后面斑驳的墙壁。
墙壁上,嵌着一个早已被他用物理方式隔绝了网络连接的旧式电子笔记本。
他拂去上面的灰尘,打开了它。
屏幕亮起,显示的不是佛国的经文系统,而是他尘封已久的过去——无数张《意识迷宫》未曾公开的设计草图。
他的手指在屏幕上飞快地滑动,掠过那些熟悉的怪物设定、场景构想、谜题逻辑。
最后,他停在了一页潦草的笔记上。
那是他在设计游戏最终核心机制时,随手记下的几行灵感。
上面写着:“意识锚点:当虚拟人格(玩家)对某一事物、某一段记忆产生极端强烈的执着时,其数据核心会自发产生一种‘抗删除’特性。这种执着,将成为其在数据世界中定位自身的‘锚’。锚点越稳固,被彻底炼化的难度就越高。”
苏妄言的目光死死地盯在那行字上,大脑中仿佛有一道惊雷炸开。
他全明白了。
林烬的意识包之所以没有被立刻炼化,不是因为系统出现了失误,也不是佛国手下留情。
是林烬自己!
是他在意识被剥离肉体、投入“大涅槃炉”的最后一刻,用他最强烈的执念,为自己铸造了一个意识锚点!
他在用最后残存的人性,对抗着整个佛国的炼化系统!
那个被层层加密的数据包,不是坟墓,而是林烬为自己筑起的最后一道壁垒。
苏妄言闭上眼睛,仿佛能看到那个平日里温和谦逊的师兄,在数据洪流中,如何用自己的悔恨、愤怒与不甘,编织成一座永不陷落的迷宫。
夜,已经深了。
窗外,佛国永远是一片祥和安宁,人造的月光洒在琉璃瓦上,泛着清冷的光辉。
苏妄言重新坐回自己的终端前,这一次,他没有丝毫犹豫。
他再次远程连接到底层系统,但目标不再是那个加密文件。
他打开了系统操作日志,这个举动极其危险,任何对日志的修改都会留下痕迹。
但他并没有打算修改。
他飞快地敲下了一行新的指令,一行看似无害、甚至有些多余的操作记录:
“指令:对废弃意识包-D734-林烬,执行延迟删除,延迟时间:0.5秒。”
这个命令本身毫无意义。
区区0.5秒的延迟,对于庞大的系统运算来说不过是一次眨眼,根本不会影响林烬意识最终被清除的结局。
但这微不足道的0.5秒,却会在系统的最底层,在时间的序列上,生成一个微小却绝对无法被抹除、无法被修改的时间戳异常。
它就像一粒被巧妙混入完美珍珠项链里的沙子,平时看不见,摸不着,但只要有人拿着最高精度的仪器去检查,就一定会发现它的存在。
他知道慧明会查。他就是要让慧明查到。
既然救不了林烬,那就用自己的方式,在这座金碧辉煌的极乐净土上,刻下一道永不愈合的伤疤。
让佛国永远记住,曾经有一个人,为了生而为人的权利,挣扎过。
做完这一切,苏妄言关闭了终端。
他没有开灯,只是静静地坐在黑暗里。
四周死一般寂静,只有远处中央佛塔的“大涅槃炉”核心,发出若有若无的、持续而低沉的嗡鸣。
那声音像是巨兽的酣睡,也像是无数灵魂汇集成的叹息。
他不知道自己这个小小的举动会引发什么。
也许什么都不会发生,也许……会是一场风暴的开始。
那0.5秒的异常,就像投入深潭的一颗石子,现在,他能做的,只有等待。
等待水面,泛起涟漪。
时间在黑暗中一分一秒地流逝,空气仿佛凝固成了实体,压得人喘不过气。
万籁俱寂中,一种不祥的预感,正悄然在他心底滋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