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包公断奇案是一本备受好评的历史古代小说,作者一凡红尘笑以其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为读者们展现了一个充满想象力的世界。小说的主角包公公孙等勇敢、善良、聪明,深受读者们的喜爱。目前,这本小说已经完结引人入胜。如果你喜欢阅读历史古代小说,那么这本书一定值得一读!
包公断奇案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熙宁五年春,开封府衙。包拯正审阅“方田均税法”推行奏报,忽见八贤王疾步闯入,蟒袍沾满泥点:“包卿!郑州出人命了!”
“丈量土地的里正赵实被毒杀,身旁佃农张三服毒自尽。知府报‘刁民抗法’,但…”八贤王展开染血的鱼鳞册,“死者指缝夹着这个。”
包拯接过册页——郑州富贾贾仁的田产记录,“万亩良田”竟被篡改成“千亩荒地”!
“备马!去郑州!”
郑州郊外命案现场,麦苗被踩踏一片狼藉。赵实仰面倒地,七窍流血,右手紧攥成拳;三步外,张三蜷缩如虾,口吐黑沫。
“毒鼠药。”仵作验看张三尸体,“但死者指甲干净,无挣扎痕迹。”
包拯掰开赵实右手,取出一张被血浸透的册页:“贾仁的地亩数,这里写着万亩?”
知府擦汗:“定是赵实篡改…”
“哦?”包拯突然指向张三脚底,“他鞋底红泥从何而来?这方圆十里都是黄土!”
知府语塞。包拯环顾田野:“贾家庄园在何处?”
“河…河东…”
“河东尽红泥!”包拯冷笑,“带路!”
贾家高门大院前,管家拦路:“家主染疾,不见客!”
包拯径自闯入,见庭院晒着新收麦粒,突然抓一把问:“亩产多少?”
管家得意:“两石!”
包拯摊开鱼鳞册:“册记千亩荒地,何来万石新粮?”
正僵持,贾仁咳嗽着现身:“田是租佃户的…”
“租给谁?”
“张…张三。”
包拯眼中精光一闪:“可张三昨日已死!”
回城路上,公孙策低语:“张三妻告发,贾仁逼张三在假册按手印,赵实撞破才遭灭口。”
“证据呢?”
“张三妻今早投河了…遗书说愧对夫君。”
包拯急转马头:“去河边!”
河滩草棚里,张三妻王氏瑟瑟发抖:“那遗书是假的!贾仁抓了我儿…”
话音未落,一支弩箭破窗而入!展昭飞身挡箭,擒住刺客——竟是知府师爷!
包拯当夜提审师爷,供出骇人内幕:贾仁万亩田实为强占民田,为逃税贿赂知府篡改鱼鳞册。赵实发现后,贾仁毒杀他并嫁祸张三,更逼死王氏伪造“畏罪自尽”。
“真鱼鳞册何在?”
“在…在贾仁书房《孟子》夹层…”
包拯率兵再闯贾府。贾仁正焚烧账册,狂笑:“晚了!”
展昭从灰烬中抢出半页残册,包拯浸水显影:“庆历三年,贾仁购田万亩”——正是真册母本!
“贾仁!”包拯当众抖开证据,“你强占民田、毒杀命官、伪造遗书,该当何罪?”
百姓哗然。贾仁瘫软在地。
包拯登高一呼:“明日辰时,重丈贾田!”
次日田埂,千人围观。衙役按真册标记下铲,挖出界碑:“王大有地界,庆历元年立”!
被占田的老农王大有扑碑痛哭:“这碑我埋了三十年啊!”
群情激愤。贾仁枷锁加身,知府乌纱落地。
紫宸殿上,包拯呈新制:“臣请设‘鱼鳞三册’:县衙存正本,州府存副本,农户持契书。三册核对,永绝篡改!”
王安石慨叹:“包卿此策,方使新法不负初衷!”
离京时,郑州百姓奉上万民伞。伞骨刻着密密麻麻的姓名——赵实、张三、王氏…都在其中。
包拯轻抚伞柄,对展昭道:“回京后,将此伞悬于开封府堂前。”
“大人?”
“提醒你我——”他望向无垠麦田,“为官一任,当护住每一株青苗。”
[本案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