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推荐一本小说,名为《八零暖妻重生后我护他周全》,这是部年代类型小说,很多书友都喜欢林晚秋沈听澜等主角的人物刻画,非常有个性。作者“小小怪下土呀”大大目前写了115740字,连载,喜欢这类小说的书友朋友们可以收藏阅读。
八零暖妻重生后我护他周全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沈听澜最终还是没说。
他只是反握着林晚秋的手,指腹摩挲着她掌心的薄茧,那是常年操劳留下的印记。喉结滚动了许久,最终只化作一声低哑的:“没事,过两天就好了。”
林晚秋看着他泛红的眼角,看着他强装平静的侧脸,心里像被什么东西堵着,闷得发慌。她知道,他不说,是不想让她担心,也或许,是连他自己都理不清这团乱麻。
“饭得吃。”她松开手,站起身,“我去给你热碗粥。”
灶房里还温着沈母早上熬的玉米粥,林晚秋盛了一碗,又从自己带来的布包里拿出个腌菜坛子——那是她新腌的黄瓜,脆生生的,配粥正好。
“喝点粥吧,垫垫肚子。”她把碗递到炕边。
沈听澜没动。
“你不喝,听月该担心了。”林晚秋轻声说,语气里带着点不易察觉的软。
这句话像是起了作用。沈听澜慢慢坐起身,接过碗,一勺一勺地喝着。粥是温的,腌黄瓜带着点微辣的酸,滋味寻常,却让他紧绷的神经渐渐松了些。
林晚秋坐在炕边的小马扎上,没再追问,只是安静地看着他喝粥。夕阳的余晖从窗棂漏进来,落在他发间,给他周身镀上一层柔和的金边。她突然觉得,这样也好。他不想说,她便不问;他需要时间,她便等。
有些坎,总得他自己迈过去,旁人再急也没用。
从沈家出来时,沈母正在院里喂鸡,看见她,动作顿了顿,没说话,只是眼神复杂地瞥了她一眼。
林晚秋装作没看见,径直走出院门。她知道,沈母心里的结还没解开,这场无声的较量,或许才刚刚开始。但她不怕,只要沈听澜的心意没变,再难的路,她都愿意陪着走。
接下来的日子,林晚秋没再主动提起那天的事。沈听澜依旧时来时不来,来了也还是话少,可看她的眼神,却比从前更沉,更黏,像含着化不开的浓情。
他会在她算账时,默默递过一杯热水;会在她被太阳晒到时,悄悄挪过一把遮阳的草伞;会在收摊时,不由分说地扛起最重的那个担子,哪怕他前一天还在闹别扭。
这些细微的举动,像春日的细雨,一点点滋润着林晚秋的心。她知道,他心里的那股子憋闷还没散,可他在用自己的方式告诉她:他没忘,也没放弃。
沈听月是最敏锐的。她发现哥哥虽然还是不爱说话,却总在晚秋姐这儿待得更久,有时只是坐在角落劈柴,眼睛却总往摊子这边瞟。
“哥,你是不是还在跟娘赌气?”这天晚上,沈听月忍不住问。
沈听澜劈柴的动作顿了顿,火星溅在他手背上,他浑然不觉:“小孩子别管大人的事。”
“我才不是小孩子!”沈听月噘着嘴,“我知道娘不想让你跟晚秋姐好,可你自己心里有数不就行了?张奶奶说了,日子是自己过的,不是过给别人看的。”
沈听澜手里的斧头“哐当”一声落在地上。他看着妹妹,突然觉得这小丫头说的,比他想了几天几夜的都透彻。
是啊,日子是自己过的。
他猛地站起身,往林晚秋家的方向望去。夜色里,那扇窗户亮着灯,像一颗安稳的星。
第二天一早,沈听澜没去上工,而是直接去找了母亲。
沈母正在纳鞋底,见他进来,头也没抬:“不去上工?”
“娘,我想跟您说清楚。”沈听澜站在她面前,脊背挺得笔直,“巧珍的事,我不认。小时候的玩笑话,当不得真。我这辈子,只想娶晚秋。”
沈母的手顿了顿,针尖刺破了手指,渗出一点血珠。她看着儿子眼里的坚定,那是她从未见过的执拗,心里突然就松了口气,又涌上一股难言的酸涩。
“你爹的批文还没下来……”她低声说,语气里的强硬淡了许多。
“不管批文下不下来,我都要娶她。”沈听澜的声音很稳,“她是个好姑娘,值得我疼。娘,求您……成全我们。”
这是他第一次跟母亲说“求”。
沈母看着他,看了很久,最终叹了口气,把手里的鞋底放下:“罢了,儿大不由娘。你们的事,你们自己定吧。只是……别让自己后悔。”
沈听澜的眼睛瞬间亮了,像被点燃的星火:“娘,谢谢您!我不会后悔的!”
他转身就往外跑,脚步轻快得像要飞起来。
沈母看着他的背影,摇了摇头,嘴角却忍不住微微上扬。或许,她是真的老了,跟不上孩子们的心思了。罢了,只要他高兴就好。
沈听澜一口气跑到林晚秋的摊子前。她正在摆货,晨光落在她脸上,柔和得像幅画。
“晚秋!”他喊了一声,声音里带着压抑不住的狂喜。
林晚秋抬头看他,眼里闪过一丝疑惑:“怎么了?”
沈听澜跑到她面前,胸口还在起伏,脸上带着笑,眼里的光比太阳还亮。他张了张嘴,想说“我娘同意了”,想说“我们可以在一起了”,可话到嘴边,却突然红了脸,半晌才憋出一句:“批文……可能下周就下来了。”
林晚秋看着他眼里的光,看着他藏不住的笑意,心里突然就明白了。她弯起嘴角,眼里的光比星辰还亮:“那太好了。”
“到时候……”沈听澜深吸一口气,终于鼓起勇气,声音带着点抖,却无比清晰,“我想请你……去我家吃饭,这次……是我想请你。”
林晚秋看着他泛红的耳根,看着他眼里的期待,笑着点了点头:“好啊。”
风拂过摊子,带来山楂干的甜香。阳光正好,人心安定。那些藏在沉默里的酸楚,那些说不出口的煎熬,终究在这一刻,化作了心照不宣的暖意。
林晚秋看着沈听澜眼里的光,那股子藏不住的雀跃几乎要溢出来,心里又暖又有些好笑。
她伸手,指尖轻轻抚上他的脸颊。他的皮肤带着常年劳作的粗糙,却被晒得温热,此刻被她一碰,像被烫到似的,瞬间泛起一层薄红。
“傻样。”她笑着嗔怪,声音软得像棉花,“为什么当时不跟我讲?”
沈听澜的喉结动了动,眼神躲闪着,不敢直视她的眼睛,声音低得像蚊子哼:“怕你……怕你担心。”
“我担心是自然的,可你一个人憋着,就不难受吗?”林晚秋的指尖滑过他的眉骨,那里还带着点没褪尽的疲惫,“有什么事情,我们可以一起面对啊,是不是?”
“我……”沈听澜想说“我不想让你受委屈”,可对上她清亮的眼睛,那些话突然就说不出口了。他能看到她眼里的认真,看到她藏在笑意里的坚定——她不是需要他独自扛着一切的娇弱姑娘,她是愿意和他并肩站在一起的人。
一股热流从心底涌上来,烫得他眼眶发酸。他猛地握住她停在脸颊上的手,紧紧攥住,像是要抓住这世上最珍贵的东西。
“以后……以后什么都跟你说。”他的声音带着点哽咽,却无比郑重,“再也不憋在心里了。”
林晚秋看着他泛红的眼角,看着他手心里渗出的细汗,心里像被什么东西填满了,又暖又软。她反握住他的手,轻轻点头:“嗯。”
阳光穿过稀疏的树叶,落在两人交握的手上,镀上一层金辉。周围的喧嚣仿佛都静止了,只剩下彼此清晰的心跳声,一下,又一下,敲得格外响亮。
沈听月不知什么时候凑了过来,扒着摊子边缘,睁着圆溜溜的眼睛看他们,嘴角偷偷扬起。她就知道,她哥和晚秋姐肯定能成!
“哥,晚秋姐,我娘让我来叫你们回家吃饭呢!”小姑娘故意大声喊,打破了这片刻的静谧。
沈听澜猛地回过神,才发现自己还紧紧攥着林晚秋的手,脸“腾”地一下更红了,慌忙松开,却又舍不得似的,指尖在她手背上轻轻蹭了蹭。
林晚秋也有些不好意思,转身拍了拍身上的灰尘:“那我收拾一下,跟你回去。”
“我来帮你。”沈听澜立刻上前,手脚麻利地帮她收摊子,叠布单时,手指不小心碰到她的,两人都像被电流击过,却谁也没再躲开,只是眼底的笑意更浓了。
回去的路上,沈听澜把母亲松口的事最要紧的说了,没提那些争执和委屈,只说“娘想通了”。林晚秋听得认真,偶尔点头,心里却清楚,这“想通了”三个字背后,藏着他多少坚持。
快到沈家院门口时,沈听澜突然停下脚步,从口袋里掏出个小布包,塞到林晚秋手里。
“这是……”林晚秋疑惑地打开,里面躺着一枚素净的银戒指,没有多余的花纹,却被打磨得锃亮。
“我托镇上银匠打的。”沈听澜的耳根红得厉害,眼神却很亮,“等爹的批文下来,我就去你家提亲。晚秋,你……愿意等我吗?”
林晚秋捏着那枚戒指,冰凉的金属带着他手心的温度,烫得她心口发颤。她抬起头,撞进他满是期待和紧张的眼里,用力点了点头,声音带着点不易察觉的颤抖:“我愿意。”
三个字,像投入湖心的石子,在两人心里漾开一圈圈甜。
沈听澜看着她眼里的光,突然笑了,笑得像个得到糖的孩子,眼角的细纹都舒展开来。
沈听月跟在后面,捂着嘴偷偷笑。她觉得,今天的太阳好像格外暖,连风里都带着甜丝丝的味道。
院门口,沈母正站在台阶上,看着他们相携走来的身影,嘴角忍不住微微上扬,眼底的最后一点顾虑,也被这阳光下的画面驱散了。
或许,这样也很好。
日子还长,那些曾经的阻碍也好,未来的风雨也罢,只要这两个孩子心在一起,总能一步步走下去,走出属于他们的,安稳而温暖的路。
而此刻,林晚秋和沈听澜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满满的笑意和笃定。那层藏了许久的窗户纸,终于在这一刻,被阳光轻轻捅破,露出了里面最真挚的情意,和对未来的无限期许。
沈母站在院门口,看着儿子和晚秋相携走来的身影,心里最后那点疙瘩,终于彻底解开了。
方才沈听澜跑去找她摊牌时,那股子执拗劲儿,像极了他爹年轻时认准一件事就不回头的模样。她看着儿子通红的眼眶,听着他一句句“她是个好姑娘”“我这辈子只想娶她”,突然就觉得,自己那些所谓的“承诺”“体面”,在儿子的幸福面前,实在算不得什么。
是啊,娃娃亲本就是早年一句戏言,张氏远在外地,多年未见,哪能真为了一句空话,就捆住儿子的一辈子?真要是强逼着听澜娶巧珍,他心里不乐意,日子过得鸡飞狗跳,到头来,他只会恨自己这个当娘的。
儿子的幸福,才是最要紧的。
“娘,我们回来了。”沈听澜看到母亲,下意识地挺直了脊背,眼神里带着点紧张,还有点期待。
沈母没看他,目光落在林晚秋身上。这姑娘站在那里,不卑不亢,眼里带着温和的笑意,见了她,还规规矩矩地叫了声“沈大娘”。
这些年,她看在眼里,晚秋这孩子,是真的好。能干、踏实,对听澜的心更是明明白白,这样的姑娘,配她儿子,绰绰有余。
“进来吧,饭快好了。”沈母的声音缓和了许多,侧身让他们进门,看向林晚秋时,眼神里的疏离淡了,多了点长辈对晚辈的温和。
林晚秋愣了一下,随即明白过来,心里那块悬着的石头,终于落了地。她感激地看了沈听澜一眼,跟着走进院子。
沈听澜松了口气,心里的狂喜几乎要按捺不住,偷偷碰了碰林晚秋的胳膊,像是在说“你看,我说了会好的”。
晚饭时,桌上摆了四菜一汤,比往常丰盛了不少。沈母还特意给林晚秋夹了块炖得软烂的排骨:“多吃点,看你瘦的。”
林晚秋受宠若惊,连忙道谢:“谢谢沈大娘。”
沈听月在旁边看得眉开眼笑,也跟着给晚秋姐夹菜,又给哥哥使眼色,那模样,活像个小媒婆。
沈听澜被妹妹看得不好意思,埋头扒饭,嘴角却忍不住一直上扬。
饭后,林晚秋要帮忙收拾碗筷,被沈母拦住了:“你坐着歇会儿,让听澜来。”
她拉着林晚秋坐在炕边,絮絮叨叨地问起她家里的事,问她摆摊累不累,语气自然得像在跟自家晚辈说话。
林晚秋一一答了,心里暖融融的。她知道,沈母这是真的接纳她了。
沈听澜在灶房洗碗,耳朵却一直竖着听屋里的动静,听到母亲和晚秋有说有笑,手里的动作都轻快了不少。
等林晚秋要回去时,沈母从柜子里拿出块新做的布料,塞到她手里:“这是前阵子镇上扯的,颜色鲜亮,你拿着做件新衣裳。”
“这太贵重了,我不能要。”林晚秋连忙推辞。
“拿着吧。”沈母按住她的手,眼神温和,“算是……大娘给你的见面礼。”
这话一出,沈听澜和林晚秋都愣住了,随即脸上都泛起红晕。
“谢谢沈大娘。”林晚秋不再推辞,接过布料,心里甜得像浸了蜜。
沈听澜送林晚秋回家,一路走得很慢。月光洒在小路上,两人的影子被拉得很长,紧紧依偎着。
“我娘她……”沈听澜想说点什么,又不知道从何说起。
“我知道。”林晚秋笑着看他,“沈大娘是个好人。”
“嗯。”沈听澜重重点头,心里对母亲充满了感激。他知道,母亲能放下那些顾虑,有多不容易。
“至于巧珍那边……”林晚秋犹豫了一下,还是问了。
“我娘说,等爹的批文下来,她会托人去跟张家说清楚。”沈听澜握紧她的手,“小时候的玩笑话,本就当不得真,总不能误了人家姑娘,也委屈了你。”
林晚秋看着他认真的侧脸,心里的最后一点顾虑也烟消云散了。
走到院门口,林晚秋停下脚步,把手里的银戒指拿出来,轻轻套在自己的无名指上。不大不小,刚刚好。
“这样,就不会跑了。”她抬头看他,眼里的笑意像星光一样璀璨。
沈听澜的心跳漏了一拍,看着她手指上那圈银色的光,突然觉得,这辈子的圆满,大概就是眼前这模样了。
他伸出手,轻轻抱住了她,动作笨拙又小心,声音低哑却坚定:“晚秋,谢谢你。”
谢谢你等我,谢谢你信我,谢谢你……愿意陪我走往后的路。
林晚秋靠在他怀里,听着他有力的心跳,轻轻“嗯”了一声。晚风吹过,带来阵阵花香,像是在为这对有情人,送上最温柔的祝福。
沈母站在自家院门口,看着远处相拥的两个身影,轻轻叹了口气,嘴角却扬起了欣慰的笑。
是啊,儿子的幸福最重要。什么娃娃亲,什么体面,都比不上他眼里的光,比不上他此刻安稳的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