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陛下……陛下自己说?”张德全吓了一跳。
“不然呢?他是皇帝,还是我是皇帝?”我站起身,理了理朝服的袍袖,“让他自己去面对那些老狐狸。是好是歹,让他自己受着去。你就在旁边,把他写的这几条,一字不差地念出来就行。”
早朝的气氛,前所未有的凝重。
当萧景桓坐在龙椅上,磕磕绊绊地让张德全念出那三条处置意见时,整个大殿都安静了。大臣们脸上表情各异,有惊讶,有赞许,也有不屑和轻蔑。
户部尚书第一个跳出来:“陛下!内帑乃皇家根本,岂能轻动?赈灾自有国库……”
萧景桓小脸绷着,手死死抓着龙椅扶手,声音不大,却带着一种豁出去的执拗:“国库的银子……被贪了!灾民……等不及!先救命!”他想起我昨晚的话,又鼓起勇气加了一句,“朕……朕的内帑不够,母后说……可以动她的私库!”(这小子,最后还是把我卖了!)
他这句“母后说可以动她的私库”一出来,原本想反对的几个大臣,顿时哑火了。太后的态度摆在这里,谁还敢明着说不行?
魏国公(就是那个儿子被太傅夸了,导致萧景桓绝食的倒霉蛋)出列,声音洪亮:“陛下仁德!体恤民情,急民所急!臣附议!臣愿领旨,前往江南彻查!”
“臣附议!”
“臣附议!”
几个清流和武将纷纷出列支持。剩下那些想和稀泥或者心里有鬼的,也只得捏着鼻子认了。
早朝顺利得超乎想象。小皇帝萧景桓,第一次真正意义上,以自己的意志(虽然是被我逼的),在朝堂上发出了声音,并且……成功了!
下朝后,他被一群大臣围着恭维,小脸涨得通红,眼神亮晶晶的,那里面,有兴奋,有激动,还有一种……前所未有的光彩。
他不再是那个只会躲在大人身后哭闹、摔碗的小废物了。他做成了一件大事!一件关乎许多人生死的大事!
我站在帘子后面看着,知道那“卷”的种子,终于开始在他心里生根发芽了。权力的滋味,责任的重量,解决问题的成就感……这些东西,可比水晶肘子,更能让人上瘾。
江南赈灾案,成了萧景桓皇帝生涯的第一个转折点。
魏国公雷厉风行,查了个底掉。一批贪官污吏落马,抄家得来的钱财,除了填补亏空,剩下的按萧景桓的意思,一部分分给了灾民,一部分充入了内帑。
萧景桓的私库,在这次赈灾中掏空了大半。看着空空如也的库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