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将薄绢上的内容仔细记下,然后依原样卷好放回,将螭虎纽仔细旋紧复位,确保看不出任何动过的痕迹。做完这一切,她才长长舒了一口气,后背已被冷汗浸湿。她不仅修复了一枚古印,更揭开了一个可能颠覆案情的重大秘密。
又过了几日,古印修复完成。那盘踞的螭虎重现威严,印身斑驳古拙,修补之处天衣无缝,印文“敕造·安平郡王府印”清晰无比,散发着沉静厚重的历史气息。
韩记室再次悄然来访。当他看到锦匣中那枚焕发新生、几乎看不出破损痕迹的古印时,眼中难掩惊叹。
“沈姑娘妙手,果然名不虚传。”他仔细查验后,由衷赞道。
沈清墨却微微摇头,语气平静无波:“韩先生,印已修复。不过,民女在修复过程中,有一发现,或许关乎此印作为‘证物’的真伪。”
韩记室神色一凛:“姑娘请讲。”
沈清墨将古印拿起,指尖轻点螭虎纽与印身的连接处,将她发现的那极其细微的间隙、螺旋暗记以及自己的推测——此印可能内藏机关,最初或为双重用途之物——娓娓道来。她并未提及自己已打开机关看到密绢,只将发现停留在“可疑构造”的层面。
“民女才疏学浅,于金石一道虽略知皮毛,却也知前朝官印铸造,尤其王府印信,规制极严,鲜有此类疑似机关暗格之设计。此印若为关键证物,其本身存在的这处‘破绽’,或许值得深究。”她的话语谨慎而清晰,既点明了关键,又未越界涉入案件本身。
韩记室听着,脸色变得越来越严肃。他接过古印,对着灯光反复观察沈清墨所指之处,虽看不出明显痕迹,但他深知,以此女展现出的眼力与技艺,断不会无的放矢。
“沈姑娘,你提供的这个信息……非常重要。”韩记室深吸一口气,将古印慎重收回木匣,“此事我会立刻禀报王爷。姑娘之功,王爷必有重谢。”
他深深看了沈清墨一眼,目光中已不仅仅是之前的客气与欣赏,更多了几分郑重与探究。这个看似清冷的画斋女主人,所拥有的不仅是巧夺天工的技艺,更有洞察秋毫的智慧与沉静如水的定力。
韩记室带着木匣匆匆离去。
当夜,镇北王府书房内。
萧无珩摩挲着那枚已然修复的“安平郡王府印”,听着韩记室的低声禀报,眼神锐利如刀。
“内藏机关……双重用途……”他低声重复着,嘴角慢慢勾起一抹冷峻的弧度,“好一个‘证物’!本王原以为只是追查贪渎,看来,是有人想借这前朝旧印,行一石二鸟之计,既想扳倒对手,又想将水搅浑。”
他之前对此案的某些疑点,在此刻似乎找到了串联的线索。沈清墨的发现,如同在迷雾中点亮了一盏灯,为他指明了另一个截然不同的调查方向——不仅要查这枚印被用来做了什么,更要查清这枚印本身的来历,以及是谁,在何时,利用了这枚印的特殊之处。
“沈清墨……”萧无珩望向窗外沉沉的夜色,脑海中浮现出那日在“墨韵斋”中,那个青衣素颜、目光沉静的女子,“你究竟,还有多少本事?”
他最初交付修复任务,确有试探之意,想看看这女子的技艺是否真如传闻,也想观察她面对王府秘事时的反应。却万万没想到,她竟能给出这样一份远超预期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