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更新时间:2025-10-17 02:06:24

他已在门外站了片刻,将方才那番交锋尽收眼底。

这男子正是镇北王萧无珩。太后寿辰在即,他厌烦了府中幕僚呈上的那些俗气寿礼,便微服出府,想在这金陵城的古玩字画街巷中,寻一件真正清雅、能投太后所好的珍品。信步至此,不想竟撞见这样一幕。

那纨绔子被他目光一扫,竟莫名生出几分怯意,到嘴边的呵斥又咽了回去,悻悻地瞪了沈清墨一眼,带着人灰溜溜地走了。

铺内一时安静下来。

萧无珩并未理会离去之人,踱步进来,目光掠过壁上悬挂、架上陈列的各类书画,最后定格在沈清墨身上。

“内敛的筋骨……”他重复了一遍她方才的话,声音低沉,“姑娘见解独到。却不知,依姑娘看,何为画之‘筋骨’?”

他问得随意,仿佛只是闲谈,但那目光却锐利如鹰,带着探究。

沈清墨迎着他的视线,心中微凛。此人气度非凡,绝非寻常商贾或文人。她略一沉吟,不卑不亢地答道:

“笔墨技法,是为皮肉。胸中丘壑,方为筋骨。皮肉可摹,筋骨难偷。无筋骨支撑,纵使笔墨淋漓,不过是浮华表象;有筋骨立其中,即便逸笔草草,亦能风神独具。”

萧无珩眼底掠过一丝真正的讶异。

他见过太多所谓的名家,或夸夸其谈,或故弄玄虚,却少有人能将这画中至理,说得如此透彻明白,且出自一个如此年轻、以经营画斋为生的女子之口。

他目光微转,落到里间画案上那幅刚刚修复完毕的《秋山问道图》上。虽隔得远,仍能感受到那扑面而来的古意与磅礴生机。

“这幅巨然……”他眼神一凝,“是姑娘的手笔?”

“残破旧作,勉力修补,不敢玷辱先人名迹。”沈清墨语气平淡。

萧无珩深深看了她一眼。

这女子,不仅眼力毒辣,言辞犀利,更有修复古画这等化腐朽为神奇的精妙手艺。她就像这“墨韵斋”里一块被尘灰遮掩的美玉,今日偶遇,被他窥见了一丝内蕴的温润光华。

他心中那个关于太后寿礼的模糊念头,似乎渐渐清晰了起来。

“看来,”他唇角微不可察地牵动了一下,“本王……不,在下今日,是来对地方了。”

“墨韵斋”的灯笼在晚风中轻轻摇曳,将两人的身影拉长,投在满室书香墨韵之中。初次相遇,审视与锋芒,已悄然交织。

第二章 金石证骨

镇北王萧无珩离去后,“墨韵斋”恢复了往日的宁静,但那抹玄色身影所带来的无形压力,却仿佛依旧萦绕在空气中,几日未散。

沈清墨照常经营着画斋,应对着南来北往的客人,修复着那些承载着岁月重量的古画。她心性沉稳,并未因那日贵人的偶然驻足而心绪浮动,只是偶尔在提笔凝神的间隙,会想起那双深邃审视的眼眸,以及那句意味深长的“来对地方了”。

她有种预感,那并非一次简单的偶遇。

果然,数日后的一个黄昏,天色阴沉,细雨如酥。街面上行人稀疏,一辆看似朴素的青篷马车悄无声息地停在了“墨韵斋”门口。车帘掀开,下来的并非萧无珩本人,而是一位身着灰袍、面容清癯的中年文士,身后跟着两名目光精悍、气息内敛的随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