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更新时间:2025-09-12 04:57:57

慕容珩的眼神瞬间亮了起来,像是有星光从眼底溢出来。他坐直了些,指尖不自觉地在膝上轻轻摩挲,仿佛正描摹着草原的轮廓:“草原的天是真的蓝,像被水洗过一样,连一丝云都没有。到了夏天,漫山遍野都是格桑花,红的、紫的、白的,铺得像花毯。风一吹,草叶沙沙响,能听见远处牧民的歌声,还有牛羊的叫声。”

他说得认真,连嘴角都微微上扬,露出一点浅浅的梨涡——这是赵清晏第一次见他笑。观星台的廊外,恰好有一缕阳光穿过柳絮的缝隙,落在他的侧脸,把他眼底的沉郁都驱散了些,竟比廊外盛放的海棠还要明媚几分。

“晚上躺在草地上,能看见满天空的星星。”他接着说,声音里带着几分向往,“比宫里的观星台看得还清楚,连银河都能看得明明白白。我小时候,阿娘总说,每颗星星都对应着一个逝去的亲人,他们在天上看着我们,保佑我们平安。”

赵清晏听得入了神。她自小在宫墙里长大,见惯了雕梁画栋的精致,听惯了宫女太监的小心翼翼,从未想过宫外的世界竟有这样的辽阔。她忽然想起太傅说过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原来有些风景,真的要亲眼看了,才能懂其中的滋味。

那天他们聊了很久,从北朔的草原聊到太学的课业,从宫里新引进的西域葡萄聊到市井上流行的皮影戏。慕容珩话不算多,却总能在她提起一个话题时,接上恰当的话茬——他知道她喜欢读《山海经》,便跟她讲北朔草原上流传的“狼神”传说;他知道她爱下棋,便指着棋盘上的局势,轻声点拨“双活”的关键在于“留气”。

夕阳西下时,天边染成了淡淡的橘红色,柳絮被染成了金粉色。慕容珩起身告辞,走到廊口时忽然回头,手里捏着一片刚从海棠树上落下的花瓣,递到她面前:“公主,这海棠花晒干了泡茶,能安神。您若是晚上睡不着,不妨试试。”

赵清晏接过花瓣,指尖触到他的指尖,只一瞬便分开,却留下一丝淡淡的暖意。她看着他转身离去的背影,廊外的风卷起他的衣摆,像一只欲飞的蝶。她低头闻了闻海棠花瓣,淡淡的清香萦绕在鼻尖,心里忽然觉得,这宫墙里的日子,好像也没那么沉闷了。

从那天起,慕容珩来长乐宫请安的次数渐渐多了起来。有时是送他在太学里抄的《论语》,字迹工整,还在页边空白处用小字标注了自己的见解;有时是带来他从市井上淘来的小玩意儿——一支刻着梅花的竹笛,吹出来的声音清越;一个能吹出鸟鸣的陶哨,捏在手里轻轻一按,便有“啾啾”的声音;还有一本翻得有些旧的《舆地志》,里面夹着几片干燥的格桑花花瓣,是他去年托北朔来的使者带来的。

“这格桑花在北朔能开半年,”他把花瓣递给她时,眼神里带着几分郑重,“我阿娘说,格桑花是吉祥花,能带来好运。”

赵清晏把花瓣夹在自己的《山海经》里,每次翻书时看到,心里都会泛起一丝暖意。她开始期待他来请安的日子,会提前让明心泡好他喜欢的雨前龙井,会在棋盘上摆好开局,等着他来点拨。有时他来得晚了些,她便坐在廊下,对着柳絮发呆,连棋都没心思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