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更新时间:2025-09-29 00:11:49

叔公的话,像魔咒一样在我脑子里盘旋。

周五晚上,叔公又联系了我,这次不是去茶馆,而是给了我一个地址,是城南一片即将拆迁的老城区,约我第二天下午见面。

第二天,我按照地址,拐进了一条比上次茶馆那边更窄、更旧的巷子。两旁是斑驳的墙壁,电线像蜘蛛网一样在头顶交织。空气中弥漫着老城区特有的、潮湿而陈旧的气息。走到巷子深处,一扇不起眼的、漆皮剥落的木门前,叔公已经等在那里了。

他今天换了一身更旧但干净的中山装,手里拎着一个看起来沉甸甸的布包。

他没多说话,只是用一把老旧的黄铜钥匙打开了门锁。门轴发出“吱呀”一声令人牙酸的呻吟,一股带着霉味和尘埃的凉气扑面而来。

屋里很暗,只有一扇小窗户透进微弱的光线。依稀可以看出是个小小的堂屋,家具很少,都蒙着厚厚的灰尘。叔公没有开灯,而是径直走到靠墙的一个老旧神龛前。神龛里没有神像,只摆着一个黑漆漆的牌位,上面的字迹已经模糊不清。

叔公从布包里取出三支细细的线香,就着桌上一个旧油灯点燃,插在牌位前一个积满香灰的小鼎里。青烟袅袅升起,在昏暗的光线中盘旋,带着一种奇异的檀香味,让整个空间显得更加神秘和肃穆。

“跪下。”叔公的声音低沉而威严。

我犹豫了一下,还是依言跪在了神龛前那个破旧的蒲团上。膝盖接触蒲团的瞬间,一种难以言喻的感觉忽然涌上心头,有点陌生,又有点……莫名的熟悉。

叔公站在我身侧,用一种古老而悠缓的语调,开始讲述。他说的不再是茶馆里那些概括性的历史,而是具体到年月、人名的家族迁徙史。哪一年,哪一位祖先,带着哪些家眷、多少仆从,从山东琅琊出发,一路历经艰险,最终落脚南京。如何改姓,如何融入市井,如何暗中维系家族传承。哪些祖训必须遵守,哪些技艺必须秘密传承(比如书法、古琴,甚至还有一些简单的医术和卜筮之术)……

他讲得很细,声音在空旷的旧屋里回荡,仿佛不是在对我说,而是在对这片空间里凝聚的无数先人英灵诉说。那些陌生的名字,那些惊心动魄的逃亡细节,那些隐忍生存的智慧,随着袅袅的青烟,一点点渗进我的脑海。

我好像看到了几百年前,我的祖先们,在改朝换代的洪流中,如何小心翼翼地护着家族的火种,辗转南下的身影。那种沉重而坚韧的力量,让我不由自主地屏住了呼吸。

“……血脉不绝,传承不灭。”叔公最后说道,目光灼灼地看着我,“笑笑,从今天起,你正式归宗。有些责任,你避不开了。”

他弯腰,从神龛底座下一个极其隐蔽的暗格里,取出了一个东西。

那是一个用油布包裹得严严实实的长条形物件,看起来不大,但叔公拿得十分郑重。

他一层层打开油布,里面露出的,竟然是一把钥匙。不是现代常见的金属钥匙,而是一把玉钥匙!钥匙通体呈现一种温润的青白色,材质似乎是上好的和田玉,钥匙柄雕刻着复杂无比的云雷纹,中间镶嵌着一颗米粒大小、却鲜红如血的宝石,形状……赫然也是一片枫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