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更新时间:2025-09-17 00:25:54

我的童年,是在节拍器的严苛“滴答”声中,被强行塑造成型的。

父亲曾是省乐团的首席小提琴手,因一次意外伤了手腕,便将他未竟的、扭曲的梦想,全部浇筑在了我的身上。我的世界里没有动画片和游戏机,只有黑白分明的琴键,和永远不够完美的音阶练习。

镇上的人都说我是音乐天才,这或许是真的。但在我自己看来,那不过是一种肌肉记忆的条件反射。父亲的赞许,是我唯一能得到的糖果,而奖杯,则是免于他暴躁责骂的盾牌。因此,我习惯了活在聚光灯下,也习惯了将他人的存在,视为我演奏时可有可无的背景音。

包括林晓芳。

也包括她放在我抽屉里的零食。

那些小浣熊干脆面、大大泡泡糖和巧克力威化,像清晨的露水一样,总在我不经意间悄然出现。我从未深究过它们的来源,只是理所当然地接受。我的逻辑简单粗暴:因为我足够优秀,所以值得拥有这一切。

“谁的啊?”我会在课间,像个慷慨的君王,高高举起那些“贡品”,“没人要我可就分了啊!”

同学们一拥而上,在欢呼与哄抢中,我享受着那种被簇拥的、虚假的温暖。我从未回头看过,在喧闹散尽的角落里,那个叫林晓芳的女孩,是如何安静地看着我,嘴角漾起一丝极淡的、只有她自己知道的微笑。那笑容干净得,像她总是洗得微微发白的连衣裙。

她不仅给我零食。我的数学作业本,总是在发下来之前,就被一双巧手用透明胶带仔仔细细地粘好了被我粗暴撕扯出的毛边。有一次,邻班的男生嘲笑我只会弹琴,是个“娘娘腔”,我还没来得及反驳,是她冲过去,用她那细细的声音,涨红了脸对他们喊:“你们才是!陈默弹得那么好听!”

我从未对她说过谢谢。在我被父亲扭曲的价值观里,这一切似乎都是我应得的。她就像空气,重要,却又因为太过寻常而被我彻底忽略。

直到四年级那年的文艺汇演,空气被抽走了。

后台闷热得像个蒸笼,混杂着廉价化妆品的甜腻气味和孩子们叽叽喳喳的吵闹声。我刚完成一首炫技的《野蜂飞舞》,赢得了满堂喝彩,此刻正处于一种百无聊赖的亢奋中。我的目光,像寻找猎物的鹰,在人群中扫视,最终定格在了林晓芳身上。

她正小心翼翼地捧着一个精致的木质音乐盒,双手合拢,像捧着一只易碎的蝴蝶。我知道那个音乐盒,是她生病的母亲,用攒了很久的钱给她买的生日礼物。她宝贝得不得了,连碰都不让别人碰一下。

一个恶劣的念头,如毒草般在我心底疯长。在那个年纪,男孩表达好感的唯一方式,似乎就是捉弄。我一个箭步冲过去,在她惊呼声中,抢过音乐盒就跑。

“陈默,还给我!”

我听见她在身后急切地追赶,那声音里带着哭腔,却奇异地满足了我病态的虚荣心。我回头冲她做了个鬼脸,加快了脚步,冲进了连接后台与前台的那条长廊。

长廊的地板刚打过蜡,被头顶昏黄的灯光照得油光锃亮,能清晰地映出我奔跑的倒影。我像一只滑冰的企鹅,享受着这种失控的快感。

我猛地一个急转弯,准备欣赏她刹不住车摔个屁股蹲的狼狈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