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刷到那条“暑假儿子去面试,我这当妈的该帮他问点啥”的热帖,我直接气笑。
这年头巨婴出门都配随身老母亲了?
最好别让我林薇碰上,不然我让你知道什么叫社会的毒打!
结果下一秒,助理紧急汇报:“林总,有个男生面试全程偷接他妈电话,他妈现在堵前台非要进来!”
1.
我,林薇,二十七岁,一家估值近百亿的科技公司CEO。
别人都说我是工作狂,是冰山,是业内最不敢招惹的女魔头。
我承认,我对效率、结果、能力的要求近乎偏执。
我的时间以秒计,我的会议室里不允许有任何废话。
此刻,我刚结束一场持续三小时的跨国视频会议,敲定了一个价值数千万的合作案。
指尖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咖啡杯见底,正想让助理秦浩再续一杯时,手机屏幕自动亮起,推送了一条所谓的“热点资讯”。
平时我根本懒得看这些,但标题实在太扎眼——【暑假儿子要去公司面试实习,我该帮他问哪些问题。】
手指鬼使神差地点了进去。
发帖的是一位自称“爱子心切”的母亲,事无巨细地描述她儿子多么“优秀”但又“内向”,第一次去大公司面试她多么“不放心”。
她详细罗列了她觉得应该帮儿子问清楚的问题:从工资待遇、午餐补贴、上下班时间,到办公室有没有空调、同事好不好相处、会不会加班……
甚至还有“如果工作太累,可不可以提前回家?”
字里行间,透着一股理所当然的“代劳”气息,仿佛去面试的不是她儿子,而是她本人。底下已经盖起了上千楼的评论。
我的眉心瞬间拧紧,一股熟悉的、极其厌烦的情绪猛地顶了上来。
妈宝。
巨婴。
这两个词像淬了毒的针,狠狠扎进我的神经。
我为什么这么讨厌这种人?大概是因为我那早逝的母亲,用尽她最后的力气教会我的就是独立和坚韧。
又或许是我创业初期,被一个能力稀烂却仗着家里关系指手画脚的合作方公子哥坑得差点破产。
在我的世界里,这种被父母裹在襁褓里、连自己面对世界的勇气都没有的成年巨婴,和职场这个信奉丛林法则的地方格格不入,是他们污染了本该清澈的池水。
评论区果然一片腥风血雨,比我预想的还要精彩。
【是你儿子去面试还是你去面试?难道他自己不会问吗?大学白上了?】
【还没断奶的巨婴就不要去浪费时间了吧?该问哪些问题他自己不知道?HR是面他还是面你?】
【救命啊,这是什么品种的妈宝男,快跑啊HR!】
【笑死,这要是进了公司,是不是以后工作出了问题也得妈妈打电话来解释?】
我冰冷的目光扫过这些评论,胸腔里那口郁气稍微疏散了些。看来大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直到我看到其中一条点赞极高的评论:
【如果我的竞争对手都是这样的人,那 offer 岂不是妥妥的。】
呵。
我冷笑出声,指尖在这条评论上停顿了片刻。
说得对。如果我的竞争对手都是这种货色,那胜利确实毫无悬念。
2.
但转念一想,万一呢?
万一这种被过度包装的巨婴,真的靠着父母的关系或者不知情的HR的疏漏,混进了我的公司,甚至就在我眼皮子底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