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风吹进来,带着凉意。
我摸了摸发烫的脸,轻声说:“张伟,我们慢慢来不着急,嘻嘻。”
第四章
我盯着手机,热搜第一挂着我的名字:“#苏清然 她值得一个机会#”。
底下全是哭的抱的骂的,还有人扒出我当年在《寒江雪》群演名单里的截图,说我是被张伟打压的典型。
小助理举着平板冲进来,声音都劈了:“清然姐!你火了!那个‘雪地独白’视频两小时三百万播放!现在有三个剧组在问你档期!”
我嗯了一声,慢悠悠喝着豆浆。油条咬在嘴里,香是香,就是有点干。
“你不激动啊?”她瞪我。
“激动有用吗?”我擦擦嘴,“我要的是角色,不是同情。”
但心里还是松了口气。那晚我蹲在停车场,冒着被发现的风险让老赵帮我复制行车记录仪,赌的就是这一刻。视频里张伟赶走女孩的画面,没提名字,没打标签,就一句字幕:“她说不想这样,他说那就滚。” 可圈里人都懂。
我托那个八卦博主发出去时,只说了句:“有些人,不配坐在椅子上。”
果然,椅子底下藏的脏东西,一翻就臭。
下午制片人打电话来,语气软得像团棉花:“苏小姐,我们《夏日方程式》有个女N号,您要是有兴趣,合同马上拟。”
“有兴趣。”我说,“但合同里加一条——如果后续角色有扩展空间,优先我,写进补充协议。”
他卡壳了:“这……不太方便吧?”
“那就算了。”我直接挂了。
三小时后他回我:“行,加。”
签合同那天,我穿了条浅粉色裙子,扎着蝴蝶结发带,活像个大学生。签字时手一抖,笔掉了,我慌忙去捡,差点把墨水洒在合同上。
“没事没事,你太紧张了。”制片人笑着扶我。
我红着脸:“第一次签正式合同,有点怕。”
签完我站起来鞠躬:“谢谢老师给我机会,我一定好好演!”
出门后,我给杨琳发微信:“姐,进组了。”
她回得快:“干得漂亮。记住,别光演,还得会说话。”
我笑了。
当晚我坐在出租屋,打开录音笔,播放一段新录的音频——张伟在酒局上吹牛:“上届金翎奖,林薇薇塞了八十万,评委老周直接住进三亚别墅,晒得跟煤球似的回来。”
我按下保存,文件名:“夏日方程式”伴手礼。
然后匿名发给三个记者。
第二天,热搜变了:#金翎奖黑幕疑云#。
底下有人扒林薇薇当年的演技,说她靠关系上位。
我发了条微博:“每个演员都梦想站在领奖台上,希望那一天,是因为作品,而不是别的。”
点赞破十万。
小助理看得腿软:“清然姐,你这是要把水搅浑啊?”
我啃着苹果,淡淡说:“不是我搅的,是他们自己烂了,风一吹,味儿就出来了。”
她小声问:“可你还没站稳,就这么得罪人?”
我咬掉最后一块果肉,吐出核。
三年前我在雪地里发誓,不是为了当个乖乖女。
“我要的不是站稳。”我说,“是要让他们知道——谁才是说话的人。”
手机响了,是《风雨归人》选角导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