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更新时间:2025-09-15 00:15:57

“它的妈妈是黑色的,爸爸据工人说是只白色的狗,”志愿者说,“所以它的毛色不纯,有点杂。”

我忽然想起那个纹身老板的话——“看土得纯不纯”。

我伸出手,小黑狗又舔了舔我的手指。这一刻,我做出了决定。

一周后,小黑狗——现在叫“杂杂”——已经适应了我的小公寓。如志愿者所说,它聪明极了,三天就学会了在尿垫上排便,一周就知道自己的名字。它不挑食,身体健壮,每天我带它下楼遛弯时,它总是兴奋地探索世界,对每棵树、每块石头都充满好奇。

杂杂不是纯种狗,甚至算不上漂亮。它的毛色依然不匀,耳朵一只立着一只半耷拉,走路时后腿有点外八字。但它健康、活泼、聪明,每天在我下班回家时疯狂摇尾巴,把拖鞋叼到我脚前。

有一天我在小区遛杂杂,碰见了邻居。她牵着一条纯种柯基,那条柯基穿着小鞋子,走路优雅但似乎不太自然。

“你的狗是什么品种?”邻居好奇地问,“看起来有点特别。”

“中华田园犬,”我说,“混血的。”

邻居笑了:“现在混血的很流行呢,听说更聪明。”

我点点头,没有告诉她杂杂是领养来的,只花了三百块。杂杂似乎听懂我们在夸它,得意地摇着尾巴,那尾巴不像纯种狗那样卷得标准,而是松松散散地左右摆动,像把破扫帚。

杂杂和柯基玩了一会儿,柯基明显娇气些,不愿意在草地上打滚。杂杂则在草地上翻滚,嗅着每一处味道,享受着自己的快乐。

晚上,我给母亲发了杂杂的照片。母亲回复说:“好狗!看那眼神就聪明。狗不在乎纯不纯,在乎心里纯不纯。”

我放下手机,看着趴在我脚边的杂杂。它抬起头,用那双不算纯黑的眼睛看着我,然后打了个哈欠,继续睡去。

这座城市里,有多少人花大价钱买纯种狗,只为了一种身份的象征?又有多少人会去领养一只“不纯”的混血狗,只是因为喜欢?

杂杂翻了个身,四脚朝天,露出肚皮。我揉了揉它那毛色不匀的肚子,它满足地哼哼着。

我想起那两个宠物店,想起三千块的黑色土松和八百块的小白狗。它们都很可爱,但它们都被明码标价,按血统分级。

而杂杂,它不纯,不完美,不值钱。但它属于我,我也属于它。这就够了。

在这个追求纯正、追求完美的世界里,也许我们需要更多的不纯——不纯的狗,不纯的人,不纯的生活。因为正是这些不纯,构成了真实而多彩的世界。

杂杂在睡梦中蹬了蹬腿,像是在追逐什么。我轻轻摸着它的头,心想明天带它去哪个公园玩。

月光从窗户洒进来,照在杂杂的身上,那毛色在月光下显得更加不纯了,但也更加真实。我忽然觉得,这三百块换来的不纯的小生命,比三千块的纯种狗更加珍贵。

因为它教会我:生命的价值,从不在于血统的纯正,而在于心灵的纯粹。

杂杂的到来,像一粒石子投入我沉寂的生活,荡开圈圈涟漪。每天清晨六点,它准时用湿漉漉的鼻子蹭我的脸,逼我起床遛弯。周末再也无法睡懒觉,却也因此看见了许久未见的晨光,感受了清晨公园里草木的清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