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然而,天公似乎有意考验。
接连几日,烈日当空,滴雨未下。
新开垦的土地有干涸板结的迹象,刚种下的些许菜苗也蔫头耷脑。
一股焦虑的情绪,开始在希望镇中蔓延。
乱世之中,旱灾往往意味着饥荒和死亡。
陈远站在田埂上,看着有些发蔫的幼苗和一众愁眉苦脸的农夫,眉头微蹙,心中再次沟通系统。
他直接点开【科技树】界面,进入【基础农业】分支,目光快速扫过可解锁的图标。
很快,他的意识锁定在了一个代表地下水利的图标上——井渠法。
【兑换需消耗积分:100。】
【效果:可有效引地下水灌溉,应对小规模旱情。】
“兑换!”陈远毫不犹豫。
【叮!消耗100积分,成功解锁“井渠法”!相关技术资料已传输!】
又是一股信息流融入脑海,如何寻找地下水源,如何开挖暗渠,如何设置竖井通风和清理......
一套完整成熟的地下水利系统,在他脑海中呈现出来。
“莫要慌张!”陈远沉稳的声音再次稳定了人心,“天不降雨,我等便向地取水!”
他亲自带队,根据系统知识和实地勘察,选定了一处坡地。
指挥着工程队和大量赚取工分的青壮,开始挖掘第一条“井渠”。
当深挖数丈,清澈的地下水顺着精心设计的暗渠,从地下被引出,汩汩流入干涸的田地时,整个希望镇再次沸腾了!
“水!是水!”
“地从底下出水了!神迹!这是真正的神迹啊!”
“主公能呼风唤雨......不,是唤地出水!这是天授之才啊!”
“......”
民众们跪倒一片,对着陈远和那流出清泉的渠道顶礼膜拜。
先前对于旱的恐惧,瞬间化为对陈远如神明般的崇拜和绝对的信任。
曲辕犁提升了生产的效率,而井渠则赋予了人们对抗天时的力量!
这两项农业技术的接连现世,彻底坐实了陈远“天授之才”的名号。
让希望镇的民心凝聚如铁,生产热情空前高涨。
......
夜色如墨,希望镇在星光与零星火把的映照下,显得宁静而有序。
突然,外围警戒的哨塔上传来急促的铜锣声!
“敌袭?!曹军夜袭?”陈远第一时间被惊动,抓起弩机就冲上墙头。
然而,预想中的大军并未出现。
借着月光,只见远处有数十骑狼狈奔来,衣甲不整,浑身浴血,似乎在被什么人追击。
为首一将,白马银枪,即便在夜色中也难掩其英武之气。
只是此刻他护着中间一辆破旧马车,且战且退,形势岌岌可危。
白马银枪?这形象......
陈远心中猛地一跳,一个名字几乎脱口而出!
就在这时,那队溃兵已奔至城下,城上警备的赵虎张弓搭箭,厉声喝问:
“来者何人?速速报名!”
城下那白袍将领勒住马头,仰头朗声道:
“某乃常山赵子龙!护送友人家眷途经此地,遭曹军追杀,望贵镇能施以援手,容我等暂避!”
赵云!果然是赵云!
陈远心头狂喜,这可是三国时期人气最高的猛将之一,忠勇无双!
他熟读三国,知道赵云此时应在公孙瓒处。
看来是历史发生了细微偏差,或是他护送什么重要人物南下了。
“快!打开侧门,放他们进来!”陈远毫不犹豫地下令。
“主公,小心有诈!”赵虎谨慎提醒。
“无妨,我信赵子龙将军为人!”陈远语气斩钉截铁。
他熟知赵云品性,此人绝不屑于行欺诈之事。
侧门迅速打开,赵云护着马车率先冲入,其余残兵也鱼贯而入。
他们刚进城,后方烟尘滚滚,数百曹军骑兵便追杀而至。
为首一员乃曹操麾下另一员猛将乐进,他冲着城内大声喊道:
“里面的人听着!速将赵云与其护送的车驾交出!否则破城之后,鸡犬不留!”
城墙上的希望镇民经过连番恶战,早已不是吴下阿蒙。
面对威胁,非但不惧,反而在赵虎指挥下,迅速进入防御位置,弩箭上弦,投石机就位。
陈远冷笑一声,走到墙垛前,看着城下的曹军。
“此乃我希望镇!赵云将军既入我城,便是我客!尔等欲战,便来试试我这城墙利否!”
乐进见这“土城”防守严整,想起于禁在此吃亏的传闻,心中有些忌惮。
但军令在身,还是硬着头皮下令强攻。
结果毫无悬念!
曹军刚进入射程,燃烧罐便呼啸而下,引起混乱。
冲锋的步兵和骑兵再次尝到了扎马钉的滋味,惨嚎连连。
试图靠近城墙的,则被墙头密集的弩箭射回。
希望镇的防御体系经过实战检验,已趋成熟。
曹军丢下几十具尸体,无奈退去。
危机解除,陈远这才下城与赵云相见。
赵云此时已安置好马车中人,见到陈远如此年轻,又拥有这般神奇的城池和防御手段,心中亦是震惊。
他抱拳深施一礼:“云,多谢阁下救命之恩!若非贵镇仗义,云与所护之人,今日恐难幸免!”
“子龙将军客气了!”陈远连忙扶起,目光真诚。
“将军忠义之名,远亦素有耳闻,心生向往。今日得见,三生有幸!
不知将军日后有何打算?若蒙不弃,我希望镇愿虚席以待,与将军共谋大业!”
面对这千古良将,陈远直接发出了招募。
赵云闻言,脸上露出感激又带着几分遗憾的神色,再次拱手道:
“陈镇主厚爱,云感激不尽!只是......云此前已在刘备刘豫州麾下效力,暂守平原。
如今因兄长亡故,需归乡奔丧,此行正是辞别刘豫州,护送友人家眷南返。
丧期过后,仍需回禀刘豫州。
陈镇主救命之恩,云永世不忘,但背主之事,实难从命。”
陈远心中略感失望,但也在情理之中。
赵云若是轻易改投他人,也就不是那个忠贯日月的赵子龙了。
他非但没有强求,反而对赵云更加敬重,洒脱一笑。
“原来如此!人各有志,忠义难违,远佩服将军之节!
既然如此,远便祝将军一路顺风!
我希望镇大门,永远为将军敞开!若他日有需,或想明白过来,随时欢迎!”
这番心胸开阔且毫不挟恩图报的言语,让赵云大为动容。
他一路行来,见这希望镇虽小,但秩序井然。
民众面色红润,眼神有光,更有诸多闻所未闻的神奇之物,心中早已对这位年轻的陈镇主佩服不已。
“陈镇主胸怀广阔,治世有方,云亦深感敬佩!今日之恩,他日必报!
待云处理完家事,若......若天下有变,或许真有再来叨扰之日!”
赵云这番话,说得诚恳,显然已将陈远视为可敬的友人与潜在的明主。
两人相谈甚欢,直至深夜。
次日清晨,赵云辞行,陈远亲自送出十里,并赠予干粮清水。
两人挥手作别,虽未成君臣,却已结下深厚友谊。
看着赵云远去的背影,陈远目光深邃。
今日种下善缘,他日必能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