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更新时间:2025-11-15 02:17:59

第19章

“招生?是招几岁到几岁的?一定得是男孩子吗?”江岁岁看了眼江月月询问道。

温明修来了兴趣,转过身坐在椅子上毫不客气的给自己倒了一杯茶,回应着:“只要开蒙了识字就行。我们书院也有女学,只是不知道今年开不开,这还得问山长。当然,我们书院还是以科举为准,女学是不在山顶上的。”

这个时代还有女学,这倒是激起了江岁岁的兴趣。江月月虽然是哑巴,但是她能听到,与人沟通也不是问题,送她去读书还能多学一些,不用整日在家无所事事喂家禽。

“果真?你们竹影书院在哪?有什么历史?女学是怎么安排的?”江岁岁一口气问出自己想问的问题,温明修一早上敲门都敲到手软了,被拒绝的自信心都要消失了,这冷不丁有这么一个热情的人,恨不得什么都全盘托出。

“我们竹影书院在竹影山上,参加科举考试的学生都在山顶学习,不参加科举考试的学生则是在山腰学习,女学则是在山脚下。女学下学会早一些,提前离开,山腰学习的学生旁晚才能下学。大家互不干涉,也不用担心什么乱七八糟的问题。”

“竹影书院办学至今已有三十年历史了,女学办学也有十五年的历史了。底蕴十分强大,至今为止,竹影书院出了十五名秀才,三名解元,参与殿试的有一人,可以说是夫子教导有方,才造就了如今书院的繁荣。我们可是一等一的书院。”

江岁岁点点头,心里却乐开了花,这不是书院的广告词吧,这么老套,想了想连忙询问:“那竹影山在哪?”

“啊?你不认识竹影山?这可是大名鼎鼎的竹影山诶!”温明修站起身大声的询问,引得周围人看过来,江年安叹了口气在后面连连道歉。

而后,江年安拉下温明修,开口解释:“竹影山离村子不远,走路不过一个半时辰而已。”

江岁岁点点头,再次询问:“果真这么好的话?还用得着你们招生吗?”

温明修听到这话再次暴躁起来,又想大吼大叫,结果被江年安捂住了嘴。

“这附近的书院就有六个,竹影书院算不上差,只不过也不是第一第二罢了。”江年安叹了口气,要不是这样,自己还没办法进入书院呢。

竹影书院的办学规模最大的,因此才会开设女学分担一下压力,其他书院都没有女学之说。

江岁岁点点头,昨天早上也听到有人说书院招生这回事,当时着急还钱,没有细究,这下还了钱当然也想让江月月去读读书。

如果是原来的江岁岁,相信也会答应的。

“谢谢你,这个给你,算是请你吃零食的。”江岁岁从怀里拿出十文钱递过去,打算塞到温明修手里,被江年安挡了回去。

“岁岁姐,这我们就不要了,夫子喊我们回去了,我们先走了。”江年安说完拉着温明修快步离开了,再次留下江岁岁在风中凌乱。

江岁岁一边收好银子一边小声嘀咕:“每次都跑这么快。”

看了桌上两人都愣愣的,立马拍桌而起:“抓紧的,我们要回去了。”两人飞速吃完,拉了驴车就离开了。

此时街上赶集的人早已离开,只留下住在溪江镇三三两两的摊贩叫卖。

“岁岁丫头,我们今晚吃什么?”张仲景看了看周围人卖的小吃,既然有银子了,至少要填饱肚子。

江岁岁赶着驴车扶额苦笑:“舅舅,我们总共就这么些银子。刚吃饱中饭就想着晚饭了?说吧,你想吃什么?便宜的我可以满足你。”

张仲景嘿嘿笑了两声,连忙开口:“买些面粉回去,我做些饺子给你吃。”

“饺子?”江岁岁心里盘算着。张仲景还以为是江岁岁是不认识,连忙推销:“对,饺子,和好面擀成巴掌大小的皮,再把肉和菜放进去包成耳朵形状,可好吃了。”

江岁岁当然知道饺子,只不过一时没反应过来这饺子是张仲景发明的,他爱吃无可厚非,只是这银子还有大用处,断不能草草花出去。

“舅舅,肉很贵的。”

“吃素的,吃素的。”

这下江岁岁倒是不好意思继续反驳张仲景了,带着人就去买面粉和馅儿了。

另一边,温明修被江年安拉走挣扎了一下,站起身勾着江年安问道:“年安,那小娘子是你什么人?你哪来的姐姐?”

江年安小声回应:“是那个给银子让我上学的好心人家的姐姐。”

“原来如此,你这位姐姐看起来自己都吃不饱饭。居然还供你上学,怪不得你要努力读书呢。”温明修一边叹气一边开口,他从未看到这么瘦弱的人,幸而面色红润,就是脸颊都凹下去了,一看就是吃不起粮食的人,多饿一餐就要一命呜呼了。

“倒是另一个小孩子可爱的紧,该不会是想让她也读书吧?那你这个姐姐估摸着要饿死了。”

“不许胡说!”江年安看着温明修一脸怒气,温明修知道自己说错了连忙道歉。

两人回到夫子这里,只见夫子早已吃上了饭菜,还吃的差不多了。

“夫子!你怎么不等我们回来吃,我都要饿死了。”温明修坐下就开始吃了。

江年安倒是心事重重的,没有什么胃口,三人吃了饭。温明修就像刚刚说好的一样,和夫子说自己肚子疼不能去了,逃过了一劫。江年安则是跟着夫子继续招生。

“年安,你心事重重的想什么呢?”夫子落后两步,与江年安并肩而行。

江年安愣了一下,连忙退后一步,想着这个行为不好又上前一步。

“没有,夫子。”

“是在想刚刚见到的那个女子吗?”夫子再次询问。

江年安知道躲不过去,只好点点头,不知道该说什么。

刚刚的事情夫子早已看在眼里,他知道江年安是个重情重义的人,但要是做官可不能单单是重情重义。

当初让江年安来书院学习,不仅仅是因为江年安坚韧,而是觉得他可以做一个好官。

如今奸臣当道,边境战火纷飞,民不聊生,需要有人站出来,山长说他或许是命定之人。

夫子培养他四年,从不识字到如今能写的一手漂亮的馆阁体,倾注的心血颇多,但是他不希望现在江年安分神分心。

“年安,量力而为。”夫子拍了拍江年安的肩膀,想了想还是不要过多说教。于是大步往前走了两步。

两人走了一会,忽然江年安开口:“今年书院,还会开设女学吗?”

夫子愣了愣,随即回应道:“今年女学只招到了七人,若还有三人便可以开设。你是要帮女学招生吗?”

江年安抬起头目光灼灼的看着夫子,点点头。

“夫子,我一定会量力而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