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家夏夜风扇的嗡鸣声仿佛还在耳边,那一晚的温馨与踏实感,像一层柔光,笼罩在陈暮晓的心头。然而,这层柔光很快就被现实投下的阴影所侵扰。随着高考成绩公布日期的临近,空气中那份属于假期的松弛感,逐渐被一种新的、更为具体的焦灼所取代。
班级群里,关于分数预测、院校排名、专业前景的讨论开始刷屏。同学们见面,三句话不离“你打算报哪里?”“那个专业怎么样?”。就连陈父陈母,在看电视新闻时,也会格外留意关于大学生就业和行业发展的报道,然后状似无意地跟陈暮晓提一两句。
傅瑾瑜和陈暮晓的约会,也无可避免地开始围绕这个话题。他们依旧会去书店,但不再只看闲书,更多的时间会停留在摆放着厚厚高校招生指南和专业介绍的书架前。他们依旧会并肩散步,但聊天的内容,从风花雪月,更多地转向了未名湖的冰期和珠江口的潮汐。
陈暮晓能感觉到,傅瑾瑜虽然依旧沉静,但眉宇间多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凝重。她知道,这不仅仅关乎他个人的前途,更牵涉到傅家那份沉甸甸的“律师世家”的期望。而她自己的选择,也同样承载着父母的期盼和对自己未来的规划。
终于,那个牵动无数家庭神经的日子到来了。查询成绩的系统开放那一刻,陈暮晓的手心全是汗。她输入准考证号,屏住呼吸,点击查询——
页面跳转,一个数字跃入眼帘:715分。
比她预估的还要高出几分!稳居全省前列!巨大的喜悦瞬间冲垮了紧张,她几乎是跳起来抱住了身旁同样紧张的父母。陈家小小的客厅里,充满了激动和欣慰的欢呼声。
几乎在同一时间,她的手机响了,是傅瑾瑜打来的。
“查到了吗?”他的声音听起来比平时急促一些。
“715!你呢?”陈暮晓迫不及待地问。
那边停顿了一秒,传来他清晰的声音:“718。”
依旧是那熟悉的三分差距。只是这一次,排名先后已经不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分数,足以让他们拥有选择国内顶尖学府的绝对主动权。
喜悦是真实的,但随之而来的,是更加现实和紧迫的志愿填报。真正的考验,现在才刚刚开始。
接下来的几天,陈暮晓和父母一起,翻烂了招生指南,咨询了老师,反复权衡。她的目标很明确:临床医学八年制。这是她从小到大的梦想,尤其是在经历了父亲生病住院后,这个愿望变得更加坚定。她向往南方医科大学,那里有全国顶尖的医学院,气候温暖,离家也不算太远。
而傅瑾瑜那边,似乎没有任何悬念。北大法学院,是他家庭为他规划好的、也是他自己能力所及的最佳路径。他甚至已经提前了解了不少法学院的具体情况和课程设置。
问题,就出在了这“没有任何悬念”上。
填报系统开放前的晚上,两人约在河边公园见面。夏夜的风带着水汽的微凉,吹散了白天的燥热。但两人之间的气氛,却不像这晚风般轻松。
“明天早上九点,系统就开了。”陈暮晓坐在长椅上,看着波光粼粼的河面,轻声说。
“嗯。”傅瑾瑜坐在她身边,目光同样投向远处,夜色掩盖了他眼底的情绪。
一阵沉默。只有河水轻轻拍打岸边的声音。
“我……第一志愿应该就填南方医科大了。”陈暮晓率先打破了沉默,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试探和紧张。她转过头,看向傅瑾瑜的侧脸。
傅瑾瑜没有立刻回应。他依旧看着前方,过了好几秒,才缓缓转过头,对上她的目光。路灯的光线昏暗,但他的眼神却异常清晰,里面翻涌着复杂的情绪,有预料之中的平静,也有极力压抑的波澜。
“北京和广州,”他开口,声音低沉,带着一种刻意的平稳,“直线距离,将近两千公里。”
一句话,像一块冰,投入陈暮晓温热的心湖,激起一阵刺骨的寒意。她当然知道距离有多远,但当这个冰冷的数字从他口中如此清晰地被说出来时,那种现实的残酷感,才真正地、沉重地压了下来。
“高铁……要八个小时。”陈暮晓的声音有些发干,她试图寻找一些积极的因素,“飞机快一些,两个多小时就能到。寒暑假……还有小长假,都可以见面。”
她说得有些急切,像是在说服他,更像是在说服自己。
傅瑾瑜的嘴角扯起一个极淡的、没什么笑意的弧度:“嗯。平时课业会很重。法学院和医学院,都不是轻松的领域。”他顿了顿,目光深邃地看着她,“而且,南北差异……不仅仅是距离。”
他的话像一把钝刀,一点点割开包裹在美好憧憬外的糖衣,露出里面坚硬的、无法回避的现实内核。不仅仅是地理上的分离,更是生活节奏、气候饮食、未来可能面临的就业地域选择……所有这些,都将是横亘在两人之间的巨大挑战。
陈暮晓的心一点点沉下去。她明白他的意思,也明白他的担忧并非杞人忧天。她甚至能感觉到,在他平静的语气之下,隐藏着一种源于他家庭背景的、对不确定性的本能抗拒。傅家为他铺就的是一条清晰、稳妥、可见度高的康庄大道,而异地恋,充满了太多的变数和风险。
一种委屈和倔强混杂的情绪涌上心头。她咬了咬嘴唇,声音带着一丝颤抖:“所以呢?傅瑾瑜,你觉得……我们坚持不下去吗?”
问出这句话,她的眼眶有些发热。她害怕听到他的答案。
傅瑾瑜的身体明显僵了一下。他看着她微微泛红的眼眶和倔强的眼神,喉结滚动,眼底压抑的情绪几乎要破笼而出。他猛地伸出手,紧紧抓住了她放在膝盖上的、有些冰凉的手。
他的手掌很大,力道很重,甚至有些弄疼了她。但那份力量,却奇异地让她慌乱的心安定了几分。
“我不是那个意思。”他的声音沙哑,带着一种近乎痛苦的挣扎,“我只是……”他深吸了一口气,仿佛需要极大的勇气才能说出下面的话,“我只是不想你以后后悔。不想……因为距离,让我们之间出现问题。”
他终于说出了他最深的恐惧。不是不相信她,也不是不相信自己,而是对“距离”这个无形杀手的忌惮。他习惯了掌控,习惯了规划,而异地恋,恰恰是他无法完全掌控的变量。
陈暮晓反手紧紧握住他的手,指甲几乎要嵌进他的皮肤里。她仰起头,逼回眼眶里的湿意,眼神变得异常坚定:“傅瑾瑜,你听我说。”
她的声音不大,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
“我喜欢你。不是因为你在哪里,也不是因为你将来会成为什么样的人。我喜欢的就是你,是那个在图书馆和我抢书的你,是那个在数学课上和我辩论的你,是那个会偷偷给我塞牛奶、会在暴雨里把校服让给我的你!”
她一口气说完,胸口微微起伏,脸颊因为激动而泛红。
“我知道距离很远,我知道以后会很难。但是,如果我们连尝试的勇气都没有,那才是最大的后悔!”她的目光灼灼,像夜空中最亮的星,“我相信你,也相信我自己。我相信只要我们心里有彼此,再远的距离,也不是问题。”
傅瑾瑜怔怔地看着她,看着她眼中闪烁的泪光和不容置疑的坚定。她的话语,像一道强光,穿透了他心中因顾虑而堆积的阴霾。他从未见过她如此激动、如此直接地表达情感,这份毫无保留的信任和勇气,深深地震撼了他。
心底那份沉重的担忧和理智的权衡,在她炽热的目光和坚定的话语面前,开始冰雪消融。一种巨大的、混杂着感动、愧疚和更加汹涌爱意的情绪,席卷了他。
他猛地伸出手,不是握住,而是用力将她拉向自己,紧紧地、紧紧地抱在了怀里。
陈暮晓猝不及防地撞进他坚实而温暖的胸膛,鼻尖瞬间充斥着他身上干净的皂荚味和淡淡的、属于夏夜的气息。她的大脑有一瞬间的空白,随即,也伸出手,环住了他精瘦的腰身。
两人在寂静的河岸边,在朦胧的夜色下,紧紧相拥。仿佛要通过这个拥抱,将彼此的力量和决心,传递给对方。她能感觉到他胸腔里传来的、和自己一样剧烈的心跳声,能感觉到他拥抱的力道,大得几乎要将她揉进骨血里。
“对不起。”傅瑾瑜低沉沙哑的声音在她耳边响起,带着浓浓的歉意和释然,“是我想太多了。”
陈暮晓把脸埋在他胸前,摇了摇头,声音闷闷的:“没关系……我知道你是担心。”
傅瑾瑜稍稍松开她一些,双手捧起她的脸,迫使她看着自己的眼睛。他的目光深邃得像海,里面翻滚着前所未有的、炽热而坚定的情感。
“陈暮晓,”他叫她的全名,语气郑重得像一个誓言,“你去南方医科大,我去北方法学院。我们各自努力,朝着最好的方向去。”
他顿了顿,一字一句,清晰地说道:
“不管距离多远,不管未来有多难,你都要记住,我喜欢你。只喜欢你。”
他的声音不大,却带着千钧之力,重重地砸在陈暮晓的心上。
眼泪终于忍不住,从陈暮晓的眼角滑落。但这不是悲伤的眼泪,而是喜悦的、释然的、充满力量的眼泪。
“嗯!”她用力点头,带着哭音,却笑得无比灿烂,“我也喜欢你!只喜欢你!我们……顶峰相见!”
“好。”傅瑾瑜也笑了,那是一个卸下了所有负担的、无比轻松和温柔的笑容。他低下头,额头轻轻抵着她的额头,鼻尖蹭着她的鼻尖,呼吸交融。“顶峰相见。”
这个夜晚,在志愿填报的前夕,在即将面临巨大地理分隔的关口,他们用最坦诚的沟通和最坚定的拥抱,消除了分歧,确认了彼此的心意。那关于“顶峰”的约定,不再仅仅是学业和事业的竞争,更增添了共同守护一份跨越南北的感情的厚重承诺。
填报系统开放后,两人几乎是在第一时间,各自在电脑上,郑重地提交了那份指向不同地理坐标的志愿表。
点击“确认提交”的那一刻,陈暮晓看着屏幕上“南方医科大学临床医学八年制”的字样,心里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也有一丝对未知挑战的忐忑。但更多的,是一种踏实的力量。因为她知道,在遥远的北方,有一个同样优秀的少年,也刚刚提交了他的选择。他们将在不同的赛道上,为了同一个“顶峰相见”的约定,奋力奔跑。
而那个夏夜河边的拥抱和誓言,将成为支撑他们穿越漫长异地时光的、最温暖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