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更新时间:2025-11-14 21:49:50

倒计时牌上的数字,从“7”变成“3”,最终变成了刺目的“1”。

高考前最后一天,学校安排了彻底的放松和考前指导。教室里不再有试卷,老师们的声音也变得异常温和,反复强调着考试流程、答题技巧和最重要的——心态。

“同学们,记住,高考只是你们人生中的一站,不是终点。把它当成一次展示你们十二年所学的大型模拟考就好……”班主任老周站在讲台上,努力让自己的语气听起来轻松,但他眼底的血丝和微微沙哑的嗓音,却暴露了他同样的紧张。

教室里异常安静,同学们都坐得笔直,听得格外认真。但这种安静之下,涌动着的是即将喷发的、混杂着恐惧和期待的岩浆。每个人的脸上都写着复杂的情绪,有人下意识地搓着手指,有人不停地深呼吸,有人则眼神放空,不知望向何处。

陈暮晓坐在座位上,感觉自己的手心一片冰凉。她试图将老周的每一句话都记在心里,但大脑却像塞满了棉絮,信息进去又飘出来。胃部那种熟悉的、因紧张而引发的隐痛又开始隐隐作祟。她偷偷看了一眼斜前方的傅瑾瑜,他依旧是那副平静无波的样子,专注地看着讲台,仿佛老周讲的是世界上最引人入胜的故事。这种极致的冷静,在此刻反而让她感到一种无形的压力。

放学铃声响起,没有往日的喧闹。同学们默默地收拾着抽屉里最后一点个人物品,将教室恢复成最初的空旷模样。黑板上,“1”字鲜红欲滴,像最后的审判倒计时。

“明天早上,七点半准时在校门口集合,统一乘车前往考点!准考证、身份证、文具都给我检查三遍!千万别忘了!”老周最后一遍叮嘱,声音带着不易察觉的颤抖,“好了,放学!回家好好休息,什么都别想了!祝大家……明天一切顺利!”

人群沉默地涌出教室。陈暮晓收拾好东西,最后看了一眼这个奋斗了整整一年的地方,墙壁上还残留着撕去倒计时牌后的胶印,空气里仿佛还弥漫着粉笔灰和梦想的味道。她心里空落落的,像是什么重要的东西被抽走了。

推着自行车走出校门,夕阳依旧美好,香樟树依旧繁茂,但一切似乎都蒙上了一层不同寻常的色彩。她看到傅瑾瑜也推着车走在前面,他的背影在夕阳下拉得很长,依旧挺拔,却似乎也带上了一丝孤寂。

两人一前一后,保持着不远不近的距离,像过去许多个放学傍晚一样,骑行在回家的路上。但今天,他们没有并排,也没有任何交流。沉默像一块巨石,压在彼此之间,也压在每个人的心头。街道上的车流声、喧闹声都变得遥远而不真实,世界仿佛被罩在一个巨大的玻璃罩里。

在一个需要分岔的路口,傅瑾瑜停了下来。陈暮晓也下意识地捏紧了刹车,停在他身后几步远的地方。

他转过身,看向她。夕阳的金光落在他脸上,他的表情不再是全然的平静,眉宇间笼罩着一层极淡的、几乎看不见的阴霾,那是属于这个年纪、面对如此重大关口时,无法完全掩饰的凝重。

两人对视着,谁也没有先开口。空气中弥漫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张力,比任何一次学术争论都更让人心慌。明天之后,一切都会改变。这个认知像冰冷的潮水,漫过心头。

最终,傅瑾瑜先开了口,声音比平时低沉沙哑一些:“都检查好了?”

陈暮晓点点头,声音有些发紧:“嗯,检查了三遍了。”她顿了顿,鼓起勇气问,“你呢?”

“我也好了。”傅瑾瑜回答,目光在她有些苍白的脸上停留片刻,“别想太多,晚上早点睡。”

这是最普通不过的关心,在此刻听来,却带着千斤重量。

“你也是。”陈暮晓轻声说。

又是一阵沉默。路口的风吹过,带着夏日傍晚的温热。他们都知道,该分开了,该回家面对最后一个漫长的、煎熬的夜晚了。但脚下像生了根,谁也没有先挪动步子。

傅瑾瑜看着眼前这个女孩,她微微低着头,睫毛在眼下投下一小片阴影,紧抿的嘴唇透露着她内心的不安。他想起她数学课上据理力争的倔强,想起图书馆里指尖相触时她泛红的耳根,想起暴雨中她躲在校服下小心翼翼的样子,想起她看到自己笔记时眼中绽放的光彩……一种强烈的、从未有过的冲动涌上心头,他想说点什么,想做点什么,来驱散她眼底的不安,也安抚自己同样波澜起伏的心绪。

但他终究什么也没做。千言万语堵在喉咙口,最后只化作一句:

“加油。”

陈暮晓抬起头,迎上他的目光。那双向来沉静的眼眸里,此刻翻涌着复杂的情绪,有关切,有鼓励,还有一种她看不懂的、深沉的东西。

“加油。”她也回应道,声音坚定了一些。

傅瑾瑜深深看了她一眼,仿佛要将此刻她的样子刻进脑海里。然后,他转过身,骑上车,向左边的路口驶去。这一次,他没有回头。

陈暮晓站在原地,看着他的背影消失在车流中,心里那股空落落的感觉更加强烈了。她独自骑回家,晚饭食不知味,父母小心翼翼地问候她也只是机械地回应。她早早洗了澡,躺在床上,却毫无睡意。

窗外的月光很亮,透过窗帘缝隙洒进来,在地板上投下一条银白色的光带。她的大脑异常清醒,无数画面在脑海中飞速闪回:模拟考的成绩单、图书馆的书架、数学课的辩论、香樟道上的夕阳、暴雨中的伞、倒计时牌下的约定、最后一个答疑的傍晚……最后,定格在傍晚分岔路口,傅瑾瑜那个深沉的眼神和那句简单的“加油”。

心跳快得厉害,紧张、迷茫、对未来的不确定感,像潮水般一阵阵袭来。她害怕自己会失眠,害怕明天状态不好,害怕辜负所有人的期望,更害怕……那个关于“顶峰”的约定,会成为一个无法实现的幻影。

她拿起手机,屏幕的光在黑暗中有些刺眼。时间显示是晚上十一点。她下意识地翻到通讯录,找到了那个几乎从未拨出过的号码——傅瑾瑜的号码。他们的交流几乎全是面对面或通过纸条,连短信都极少。

一种强烈的冲动驱使着她,她想给他发条信息,哪怕只是一句“你睡了吗?”或者“我好紧张”。但手指悬在发送键上,却迟迟按不下去。他会怎么想?会不会觉得她打扰了他?会不会显得自己很软弱?

就在她犹豫不决、内心激烈挣扎的时候,手机屏幕突然亮了起来,伴随着一声清脆的短信提示音。

她的心猛地一跳,几乎是屏住呼吸点开了那条新信息。

发件人:傅瑾瑜。

内容只有短短的两行字:

“别紧张,平常心对待。”

“加油,明天考场见。”

时间戳是十一点零一分。

一股巨大的、难以言喻的热流瞬间冲垮了陈暮晓所有的心理防线。眼泪毫无预兆地涌了出来,不是出于悲伤,而是因为一种被深深理解、被默默守护的巨大感动和释然。

原来,他和她一样,在这个无眠的夜晚,承受着同样的煎熬。原来,他感知到了她的不安,并且,用他特有的、沉默而有力的方式,给予了回应。

他没有说太多安慰的话,只是告诉她“别紧张”,仿佛这只是一次普通的测验。而“明天考场见”这五个字,更像是一种笃定的约定,将飘忽不定的未来拉回到了眼前最具体、最可控的事情上。

她捧着手机,看着那两行简短的文字,反复读了好几遍。每一个字都像带着温度,熨帖着她冰凉的手指和慌乱的心。刚才还汹涌澎湃的紧张情绪,奇迹般地开始平复下来。一种踏实而温暖的力量,从心底缓缓升起。

她擦掉眼泪,深吸一口气,手指在键盘上飞快地打字,然后,郑重地按下了发送键。

“嗯,我不紧张。你也是,加油!”

“明天见。”

发送成功。

她放下手机,重新躺好,闭上眼睛。窗外的月光似乎变得温柔起来。脑海里不再纷乱,只剩下那两行简单的短信,和那个清瘦挺拔的背影。

她知道,她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这一夜,有很多人无眠。但对于陈暮晓来说,因为这条跨越了城市夜空、简短却重若千钧的晚安短信,最后一个高考前夜,终于不再那么漫长和难熬。

而城市的另一端,傅瑾瑜看着手机上刚刚收到的回复,屏幕上微弱的光映亮了他同样无法平静的眼眸。他收起手机,望向窗外同一轮明月,紧抿的嘴角,终于微微松弛,向上牵起一个几不可察的弧度。

晚安。明天见。

顶峰,我们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