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计时牌上的数字,从“50”跳到“30”,最终变成了“15”。
时间像被按下了快进键,每一天都在飞逝。教室里的气氛愈发凝重,空气里仿佛能拧出汗水与焦虑混合的液体。试卷依旧雪片般飞来,但不再是探索新知的工具,而是反复打磨、查漏补缺的磨刀石。
最后一次全真模拟考,被赋予了非同寻常的意义。它不仅是高考前最终的实战演练,更像是一次关乎信心的终极预演。所有人都明白,这次考试的成绩和状态,将直接影响最后十几天的心态调整。
考试前一天,晚自习的教室安静得可怕。只有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像无数春蚕在啃噬着桑叶,也啃噬着每个人紧绷的神经。陈暮晓做完一套英语完形填空,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下意识地抬眼望向斜前方。
傅瑾瑜依旧保持着那个熟悉的姿势,微低着头,专注地演算着。台灯的光线勾勒出他清瘦的侧脸轮廓,神情是一贯的平静。但陈暮晓敏锐地察觉到,他握笔的指节似乎比平时更用力些,翻动书页的间隔也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焦躁。
连他都紧张了吗?这个认知让陈暮晓的心微微一沉,但随即又生出一种奇异的平衡感。原来,站在山巅的人,也会感受到寒风的凛冽。
第二天,模拟考严格按照高考流程进行。当语文试卷发下来时,陈暮晓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排除杂念,投入到文字的世界里。基础题、阅读、古文……她稳扎稳打,努力让思维保持流畅。写到作文时,题目是关于“坚守与超越”,她心念微动,笔尖流淌出的,不仅是标准的议论文框架,更融入了自己对这一年拼搏、对那个“顶峰”约定的理解。
下午的数学,是真正的硬仗。试卷难度明显高于往年,尤其是最后两道压轴题,题型新颖,条件隐蔽。考场里弥漫着压抑的呼吸声和偶尔响起的、带着焦躁的叹气声。陈暮晓遇到一道关于立体几何与函数综合的题目,卡壳了将近十分钟,冷汗几乎要浸湿后背。
她闭上眼,深呼吸。脑海里忽然闪过傅瑾瑜笔记里那种跳出常规、构建辅助模型的方法。她尝试转换思路,不再纠缠于复杂的空间想象,而是将几何关系代数化……终于,灵光一现,堵塞的思路瞬间通畅!她飞快地写下步骤,长舒一口气。
全部科目考完,已是傍晚。同学们像经历了一场浩劫,面色疲惫地走出考场。没有人像往常那样急切地对答案,空气中弥漫着一种精疲力尽的沉默。巨大的不确定性笼罩着每个人——自己考得究竟如何?这套变态难度的题,其他人又会怎样?
陈暮晓感觉像虚脱了一般,大脑一片空白。她知道自己尽力了,但结果如何,毫无把握。她推着自行车,慢吞吞地走在回家的路上,夕阳将她的影子拉得很长,却无法驱散心头的沉重。
成绩在考后第三天公布。当班主任抱着一摞成绩单走进教室时,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连平日里最闹腾的几个男生,此刻也安静得像鹌鹑。
成绩单被贴在黑板旁。人群瞬间涌了上去。惊呼声、叹息声、难以置信的低语声交织在一起。
陈暮晓没有挤进去。她坐在座位上,手指紧张地绞在一起,心脏跳得像擂鼓。她看到挤在前面的人群发出各种反应,有人捶胸顿足,有人喜极而泣,更多的人是面色凝重。她的目光不由自主地飘向傅瑾瑜,他依旧坐在位置上,没有动,只是静静地看着窗外,侧脸看不出任何情绪。
终于,人群渐渐散开一些。林薇从前面挤回来,脸上带着复杂的神情,一把抓住陈暮晓的胳膊,声音因为激动而有些变调:“暮晓!暮晓!你……你第二!年级第二!”
陈暮晓的心猛地一跳,一股热流涌上头顶。第二?她考了第二?那第一……
她几乎是踉跄着站起身,挤到公告栏前。目光急切地扫过最顶端——
第一名:陈暮晓,702分。
第二名:傅瑾瑜,700分。
鲜红的分数,像一道强光,刺入她的眼帘。
她……反超了?以两分的优势,超越了傅瑾瑜,成为了年级第一?
巨大的震惊和难以置信的狂喜,像海啸般瞬间淹没了她。她呆呆地站在那里,看着那两个名字,大脑一片空白。周围同学的议论声仿佛来自遥远的天外。
“天哪!陈暮晓第一!”
“702!这分数逆天了吧!”
“傅瑾瑜居然被超了!就差两分!”
“这次题这么难,她怎么考的啊!”
“双子星果然厉害,不过这次是陈暮晓赢了!”
她赢了。在最后一次、也是最关键的一次模拟考中,她赢了那个一直压她一头的对手。
她下意识地转头,去寻找傅瑾瑜的身影。
他不知何时也走了过来,就站在她身后不远处。他没有看成绩单,目光直直地落在她脸上。他的表情很复杂,不再是平时的平静无波。陈暮晓清晰地看到了他眼底一闪而过的愕然,但那双愕然很快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她从未见过的、极其复杂的情绪——有惊讶,有审视,有毫不掩饰的欣赏,甚至……还有一丝如释重负般的轻松?
没有预想中的失落、不甘或者尴尬。他就那样看着她,目光深沉得像秋日的潭水。
陈暮晓的心跳得更快了,脸颊因为激动和一种莫名的羞赧而烧得通红。她张了张嘴,想说什么,却发现自己发不出任何声音。
就在这时,傅瑾瑜动了。他穿过稀疏的人群,一步步走到她面前。
周围瞬间安静下来,所有目光都聚焦在这对刚刚交换了排名的“双子星”身上。空气仿佛凝固了。
傅瑾瑜在陈暮晓面前站定,他比她高半个头,她需要微微仰头才能看清他的眼睛。他低头看着她,看了好几秒,然后,嘴角缓缓地、清晰地向上扬起,露出了一个无比真实、甚至带着几分畅快意味的笑容。
那不是礼貌性的笑,也不是苦笑,而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带着赞许和……骄傲的笑容。
“恭喜。”他的声音清晰地传入她耳中,清冽依旧,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温度,“这次,是你赢了。”
陈暮晓怔住了。她设想过无数种他可能的反应,唯独没有这一种。如此坦荡,如此真诚的祝贺。
“高考见真章。”傅瑾瑜继续说道,眼底闪烁着熟悉的光芒,那是属于强者之间才懂的、跃跃欲试的挑战欲,“我很期待。”
恭喜。期待。
简单的词语,组合在一起,却像有着千钧之力。它承认了她的胜利,也点燃了下一场战斗的烽火。这是一种最高级别的尊重和认可。
陈暮晓看着他眼中毫不作伪的欣赏和挑战,心中翻涌的狂喜渐渐沉淀下来,转化为一种更加坚实、更加澎湃的力量。她迎上他的目光,之前因为意外夺冠而产生的慌乱和羞赧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同样明亮的自信和坚定。
她也笑了,眉眼弯弯,像盛满了星光的夜空。
“好。”她用力点头,声音清脆而有力,“高考见真章!”
这一刻,没有失败者的沮丧,也没有胜利者的骄矜。有的只是棋逢对手的酣畅淋漓,和彼此眼中对更高处、更激烈交锋的共同渴望。那场始于“三分差距”的漫长追逐,在这一刻,达成了某种动态的、充满张力的平衡。
围观的同学看着他们相视而笑的样子,忽然觉得,排名似乎已经不重要了。这两个人,早已超越了简单分数的高低,站在了另一个维度上。
傅瑾瑜最后深深地看了她一眼,那眼神仿佛在说:“顶峰,我们各自攀登,再决高下。”然后,他转身,平静地走回了自己的座位。
陈暮晓站在原地,看着他的背影,心脏依旧在有力地跳动,但不再是慌乱,而是充满了前所未有的信心和期待。最后一次模拟考的反超,像一剂强心针,让她相信,自己拥有与顶尖对手一较高下的实力。
而那句“高考见真章”的约定,比任何鼓励都更让她热血沸腾。
真正的决战,即将来临。而她,已经准备好了。
夕阳的余晖透过窗户,洒在公告栏上那两个紧挨的名字上,也洒在女孩带着灿烂笑容的脸上。高中时代最后一场重要的战役,以一种出乎意料的方式落幕,却为最终的决战,拉开了最精彩的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