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更新时间:2025-11-14 19:16:47

流言与猜测带来的寒意,在初夏的教室里弥漫了将近一周。安东隅将自己包裹得更紧,而白桑榆也学会了更加小心翼翼地保持距离,那份刚刚萌芽的亲近感仿佛被按下了暂停键。

然而,转机往往发生在最不经意的时刻。

这天下午,数学老师抱着一摞竞赛辅导资料走进教室,宣布了即将到来的市级数学竞赛消息,并鼓励学有余力的同学报名参加。

“安东隅,白桑榆,你俩的数学基础都不错,考虑一下。”老师特意点了他们的名字。

下课后,白桑榆正在犹豫是否要报名,忽然发现安东隅还坐在座位上,眉头微蹙,盯着自己的右手。他的食指指腹上,有一道细小的划痕,正微微渗着血珠,大概是刚才不小心被试卷边缘划伤的。他似乎有些困扰,他很少带创可贴这类东西。

白桑榆的心轻轻一动。这是一个极其微小的瞬间,小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她看着他那道细小的伤口,又看着他略显无措的侧脸,脑海里闪过之前他帮她捡起水杯、雨天撑伞的画面。

那些旁人的猜测和议论依旧让她烦恼,但此刻,看着他手上那道小小的伤口,一种更纯粹的情绪占了上风——她只是想帮他一下,仅此而已,无关其他。

她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那点因刻意疏远而产生的别扭感,从自己的笔袋里拿出一个印着卡通图案的创可贴,轻轻放在他桌角,声音尽量保持平静自然:

“贴上吧,小心感染。”

说完,她立刻转回头,假装整理书包,心脏却不受控制地怦怦直跳。她不知道他会有什么反应,是冷漠拒绝,还是再次无视?

安东隅看着桌角那个突兀的、带着点幼稚图案的创可贴,愣住了。

那些围绕着他的议论和猜测,让他本能地将所有靠近都视为麻烦和窥探。他后退,筑墙,以为这样就能恢复平静。可此刻,这个小小的、带着善意的举动,却像一颗温柔的石子,精准地投入了他心湖最柔软的地方。

她没有多说什么,没有借此机会靠近,更没有流露出任何可能被误解的神情。她只是看到了他的一个小麻烦,然后,提供了最直接的帮助。

这种纯粹,和他记忆中母亲无声的关怀有些相似,和他与杜沐阳之间不计较的付出也有些类似。它穿透了那些令人烦躁的流言蜚语,直接触碰到了他内心真实的需求。

他沉默了几秒,然后,伸出手,拿起那个创可贴。动作有些缓慢,带着点迟疑,但最终还是撕开包装,仔细地贴在了那道细小的伤口上。

卡通图案在他修长干净的手指上显得有些滑稽,却也奇异地柔和了他周身冷硬的气息。

他没有道谢,这不符合他的性格。

但他也没有拒绝。

这本身,就是一个强烈的信号。

白桑榆用眼角的余光看到了他的动作,一直紧绷的心弦骤然一松,一股暖流悄悄蔓延开来。她知道,那堵无形的冰墙,出现了一丝裂痕。

第二天,数学老师组建了一个临时的竞赛讨论小组,将报名的几个同学,包括安东隅和白桑榆,分在了同一间小教室进行课后辅导。

这给了他们一个名正言顺待在一起的理由,避开了大部分探究的目光。

讨论问题时,气氛起初依旧有些凝滞。安东隅习惯性地沉默,白桑榆也尽量避免直接与他交流。

直到他们遇到一道极其复杂的几何证明题。几个人讨论了半天,思路都陷入了僵局。

白桑榆咬着笔杆,眉头紧锁,在草稿纸上画了又画,总觉得缺了关键的一步。

就在这时,一只骨节分明的手伸了过来,指尖点在她草稿纸上的某个辅助线位置。

“这里。”安东隅的声音很低,几乎贴着她的耳畔响起,带着他特有的清冷气息。

白桑榆浑身一僵,顺着他的指尖看去,脑中灵光一闪!对啊,加上这条辅助线,整个图形瞬间豁然开朗!

“我明白了!”她惊喜地抬头,眼中闪烁着解题后的兴奋光芒,忘了之前的刻意疏远,直接看向他。

安东隅在她明亮的注视下,有些不自在地移开了视线,但嘴角似乎几不可察地牵动了一下。他收回手,重新坐直身体,仿佛刚才那短暂的靠近从未发生。

然而,从那一天起,有些事情确实不一样了。

在竞赛小组里,他们开始有了正常的、关于学习的交流。安东隅会在白桑榆思路卡住时,用最简练的语言给出提示;白桑榆则会在他演算时,默默递上他需要的草稿纸。他们配合默契,像一对真正的研究伙伴。

这种基于共同目标和能力的认可,逐渐冲淡了之前因外界议论而产生的尴尬和隔阂。

放学后,安东隅依旧第一个离开,但偶尔,当白桑榆也因为竞赛讨论而晚归时,两人会前一后地走在通往校门的小路上。没有交谈,却也不再是充满抗拒的逃离。

有一天,白桑榆发现,自己桌肚里多了一本崭新的、市面上很难买到的数学竞赛专题汇编。没有署名,没有纸条。但她知道是谁放的。

她拿起那本书,指尖拂过光滑的封面,心里充满了复杂的情绪。有欣喜,有感动,也有一种被小心翼翼珍视的感觉。

她看向窗台,那盆白色的薄荷在夕阳下郁郁葱葱,散发着清冽的香气。而坐在窗边的少年,正低头看着书,侧脸宁静。

流言或许未曾完全散去,猜测或许仍在某个角落滋生。

但他们之间,似乎重新找到了一种更稳固的相处方式——建立在互相尊重、默默关怀和共同前进之上的,无声的桥梁。

这道桥梁,比之前脆弱的亲近更加牢固,足以抵御外界的风雨,也为他们未来的关系,铺垫了更坚实、更温暖的基础。修复关系,不需要惊天动地的告白或举动,往往就是这样,始于一个创可贴的善意,稳固于共同解出一道难题的默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