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像扔烫手山芋一样把手机塞到枕头底下。
几分钟后,手机嗡了一声。他几乎是瞬间扑过去把手机掏出来。
S:【谢谢韩桐同学,你也是。】
干巴巴,礼貌十足,属于助教对普通学生的标准回复。
韩桐却盯着那行字看了很久,嘴角抿起一个不会被轻易发现,很小幅度的、克制的笑。
从此,每天傍晚,他都会雷打不动地给苏晚发去一条信息。内容永远是先用泰语想好,然后慎重地通过翻译软件转换成他认为最得体、最不易产生歧义的中文。有时是问候,有时是关于课程的问题,有时是分享一首温柔的泰语歌链接。
对方的回复通常滞后,且始终保持着恰到好处的距离:解答问题详尽,回应问候简洁,对于分享,偶尔会回一个“谢谢分享”或者“好听”。
但这足以让韩桐坚持下来。而这也早已成了他一天里最隐秘、最郑重的仪式。
直到那个周四晚上的实验课。
是个低温干燥的冬夜,窗外黑得彻底,风声凄厉。实验室里灯火通明,空气里弥漫着乙醇和某种挥发性有机溶剂的混合气味,有点刺鼻。他们在做有机合成实验,韩桐和张昊一组。
意外发生得毫无征兆。
张昊大概是想加快回流速度,调高了加热的功率,又临时被李铭叫去看一组数据。韩桐正低头小心翼翼地用移液管向圆底烧杯里添加另一种试剂,没留意到连接冷凝管的橡胶塞因长时间加热有些软化松动。
也可能是张昊之前拆卸安装时没完全拧紧。
“呲——”
一声极轻微的气体泄漏声。
韩桐下意识抬头,还没看清,就听到“嘭”一声闷响,紧接着是玻璃碎裂的尖锐声音!
酒精喷灯被打翻,幽蓝的火苗瞬间舔舐上洒落的乙醇和旁边一桶准备回收的废溶剂。
火焰猛地窜起,浓烟滚滚!
“着火了!”有人尖声大叫。
整个实验室瞬间炸开了锅!惊呼声、碰撞声、桌椅被撞倒的巨响混作一团。刺耳的火警铃声下一秒就撕裂了整个楼层的安静,红色警报灯疯狂旋转,泼洒下令人心悸的光影。
“快跑出去!走安全通道!”苏晚清亮却极力保持镇定的声音在混乱中响起,指挥着慌乱的学生们撤离。
浓烟迅速弥漫,能见度急剧下降,刺鼻的化学品燃烧气味呛得人睁不开眼,剧烈咳嗽。纳塔被慌乱的人群推搡着往外跑,呛得眼泪直流。
跑到门口,他下意识一摸口袋,猛地想起:“昊哥的笔记本!他刚刚放我这儿了!”
那里面是张昊熬了几个通宵整理的期末论文资料,几乎是他的命根子。
所以没经过大脑思考,韩桐就猛地转身,逆着稀疏的人流又冲回了浓烟滚滚的实验室。
“韩桐!你干嘛去!”李铭在门口惊惶地大喊。
“笔记本!”韩桐的声音被烟雾呛得变调,身影迅速没入浓烟深处。
实验室里情况已经更糟。火光映照着翻滚的黑烟,热浪扑面。他凭着记忆眯着眼艰难地摸到了他们之前的实验台,果然找到了那个黑色的硬皮笔记本。
他抓起来转身就想跑,却被掉落的不知名杂物绊了一下,踉跄着撞在旁边的药品架。几个玻璃瓶顺势就噼里啪啦地砸下来,碎了一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