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医院出来,我匆匆去了旁的教会。
算算时间,眼下已是开始分发面包的时候。
提着个半旧的手提袋,在袋子里放了一份,却又趁人不注意在衣服里藏了两份。
我这般小偷行径,自是为了演戏。
我左顾右盼,果然发觉乔正东就站在我离不远处。
他摊开掌心,露出我的耳环,而后看着我,似笑非笑。
我装作羞耻的样子,赶紧逃了出来。
乔正东走到我身畔,微微弯腰,将耳环挂在我的耳洞里,那一个“湄”字正映在他的瞳孔里,他顺势轻抚了下我的耳垂,动作亲昵,却语含讥诮,“曼湄,这些年我对你也不小气,你向来不是虔诚的教徒,可眼下当真要落到这般欺骗主,偷拿面包的地步了吗?”
他分明是对我有心,却总是处处伪装讥嘲,我心中得意,面上却装作无奈,“乔先生,您这不帮衬着我了,我可不得未雨绸缪,能省则省……”
乔正东觑我一眼,“都省到偷面包了?阮曼湄,你好歹也是个正当红女星吧?”
他越是刻薄,我心里越是高兴,但面上只做凄婉的模样。
“什么女星,没了乔先生,我什么都不是。我如今不过是个落魄的女人,过阵子如果没片子拍了,说不好我还回到夜总会谋生。”
乔正东听我这么说,眉头微微皱起,就又是那副又好气又好笑的神气,“阮曼湄,你说你这演技,不用到电影里是不是可惜?”
我就笑起来,挽着他,“那你是不生我气了,我们一切如常?那你什么时候来我这儿?”
他看着我笑,似乎为我那些个浅薄藏不住的心思,半晌才道:“急什么,你便等着,我总会来的。”
6
那晚,我欢欣鼓舞,特意还去了菜市场,买了许多珍贵海鲜,亲自动手烧饭。
我是在渔船上长大的,我娘和我说也不知是谁扔下了我,她和爹将我捡起来养大。
从小到大我一直做的就是杂鱼饭,就是拿爹爹卖不出去的小鱼小虾煮一锅饭,加些姜蒜去腥,简单焖熟便是全家人的口粮。
如今杂鱼自然是用不着了,东星斑摆在砧板上,我拿起刀,熟练地刮鳞去腮,再用了金华火腿吊汤,配以泡发的干贝、蟹黄与东星斑的鱼骨熬出奶白浓汤,再将新米浸润其中慢炖。
饭成时,香气自厨房弥漫开来。
乔正东晚些时候才来,见到的正是我这般洗手作羹汤的模样。
那晚他吃了我做的饭,也许是心情好,竟破天荒打开了话匣子,说起了他从没和我说过的以前的事,他说:“我从小在闽南长大。”
我眼睛一下又瞪圆了,“那你怎么会来的香江?”
乔正东笑得一笑,脸上又些许落寞,“我母亲是外室。当年我母亲带着从闽南过来寻亲,但乔家从没认过我们。她是个倔强的女人,既回不去老家,又不能留在香江,便带着我在澳门生活。”
“澳门?”
乔正东微微颔首,“在澳门几年,她为了养活我,做过陪酒女、也做过荷官,我不想她那么辛苦,也做叠码仔,结果被她打了一顿,她说我是要回乔家的,不可以把路走歪了!”
他脸上有讥嘲的笑意,“你说她是不是很可笑,心心念念非要回一个根本不认我们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