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被动为主动,处处看,合适了皆大欢喜。”靳成泽说得直白,也不拖泥带水。
“万一不合适呢?”沈念予抚着杯子轻笑。
“没有万一。”靳成泽说得斩钉截铁。
沈念予笑出声来,放下手中的杯子,“好,那就试试。”
靳成泽嘴角微勾,他就觉得沈念予就应该是这样爽朗的性子。
两人愉快地聊了起来。
一聊,发现话题不少,两人都很跟得上对方的节奏,见解也颇为相仿。
拉着孙卫民让他帮忙收拾客房的沈凤莲悄悄走到窗边,往外看了一眼。
“聊得这么好?”孙卫民凑过来也伸头往外看了一眼。
有点吃惊,靳成泽不是一个话多的人,甚至经常都是冷冰冰的,尤其跟不太熟的人,他并不会去多聊。
可是看现在,显然是聊得非常的热络,脸上的表情都是柔和的。
“瞧两人多般配啊。”沈凤莲笑得一脸的欣慰。
这,孩子果然自家的怎么都好。
孙卫民心里暗想,却是没敢接话,这后面看着背影是挺相配的。
可是这长相,还是有点差强人意了。
可惜呀,有点不够完美!
收拾好院子西边的客房,靳成泽和孙卫民两人暂时就住下。
沈凤莲开始长吁短叹了。
“唉,又回到什么都没有的苦日子了。”
空荡荡呀,连风扇都没得吹了,沈太后摇着家里的大蒲扇。
门是开着的,但是有厚厚的门帘遮挡视线。
这是沈念予之前建议装上的,这样进进出出,或者打开门通风时,不至于让屋里的景象被一览无遗。
当时沈凤莲还兴致勃勃拿出来一块精工绣制的绸布门帘。
深黄浅黄暗黄几个色调,一只栩栩如生的凤凰云中飞翔。
“挂这个,漂亮。”
当即就被沈念予给否了,“太漂亮了,不行。”
她找了三块布头,稍稍拼接了一下,一块简洁不扎眼的门帘就做好了。
离地有二十公分的距离。
灿烂的阳光照在门帘上,依稀可见外面的景象。
沈念予靠在竹榻上悠闲地摇着蒲扇,“那你还那么积极留人。”
“当然还是你的终身大事比较重要。”
沈凤莲睨了她一眼,轻重她还是分的,好吧!
随后又靠了过去,
“你说,趁他们现在没在家里,我们拿点东西出来,再吹吹风扇吧?”
“不行,想也别想,这几天什么都不许动,他们可比一般人敏锐,在他们眼皮子底下,最好安分一点。”
沈念予可不敢冒这个险,她从来不怀疑这些兵哥们的实力。
“唉。”
沈凤莲叹了一口气,靠回竹榻上,没有靠枕,硌得慌呀。
随即她又笑了,“也不是没有好处,你看他们把院子收拾得多干净利索,柴火也全都给劈好了。”
连扔在院子里一些坏的东西,两人还都给捡起修好,真是干活的一把好手。
“还有啊,两个人都长得俊,看着就心情舒畅,尤其你那个小相公,简直俊得不像话,身材又好,念念你可有福气了。”
沈凤莲想想就满意,冲着沈念予笑得一脸慈爱样,还夹杂点暧昧。
从来到这里茫然不知所措开始,到和沈念予融洽相处,时间并不算太长。
但也足够她们之间因着相同的秘密建立起不一样的深厚感情。
再代入原主记忆里十一年的情分。
两人是真心地都把彼此当成家人。
沈念予无奈地斜睨了一眼这个无聊的沈太后。
心里还是赞同的,这个靳成泽还真是帅得过分,嘿嘿,运气真不错!
她这几天也是变着法子给他们做着好吃的。
他们买来的食材也实在是多。
再有沈太后,这两天不能让她享受就够苦的了,明面上的吃食还是得让她满意。
一般会吃又爱吃的人,都比较会做饭。
这话真不假,沈念予的手艺很好。
吃得靳成泽和孙卫民简直都不想离开。
“哈哈,要是有个土制的烤炉,能给你们做更多新鲜的。”
沈念予空间里有烤箱,摆不到明面呀。
“什么样子的?能画出来或者说出来吗?”靳成泽立刻问她要图纸。
当然能了。
沈念予画了样子,其实非常的简单。
两人起身就要出门找材料回来搭建。
“不用不用,你们没两天就走了,别费这工夫。”
等他们一走,她就可以在空间里,想怎么烤就怎么烤。
“我们走了你们还得用。”两人坚持,孙卫民的心中全是美食。
沈念予也不好说她自己有烤箱,只能随他们去。
他俩立刻就出门准备材料,现在院子的角落里已经搭有一个快要完工的土制小烤炉。
靳成泽和孙卫东都没有怀疑她为什么那么多的主意和新花样。
一次闲聊,孙卫民问过沈念予的身手为什么那么好,沈凤莲就骄傲地告诉他,她从小就请了不少老师来教沈念予。
只不过平时让她低调而已。
想到沈家姑奶奶以前年轻时也是个风云人物,两人就没有什么好惊讶的了。
外面传来汽车的声音。
沈念予和沈凤莲下了竹榻走出院子。
孙卫民还拿着一些制作土窑的材料,靳成泽拎着一个袋子扔在了地上。
里面有东西扑簌了几下。
“这是什么?”沈凤莲有点好奇。
“我们上山打了几个猎物,一会儿土窑就全部弄好,晚上咱们烤野物。”
靳成泽说着打开袋子,里面是两只野鸡和两只野兔子。
“哪儿打的?”沈念予两眼放光,她怎么就没想着上山打个猎呢?
“不远处的山上,想去啊?下次我过来再带你去。”
靳成泽好笑地看着小丫头那神情,知道她想什么。
“好好。”沈念予高兴地笑了,她是想去试试。
靳成泽和孙卫民把土窑全部弄完,就去收拾野鸡和兔子。
晚上,天色浅浅暗下,沈念予就开始大显身手,靳成泽跟在一旁给她打下手。
“这只就直接放吗?”
“对,这只直接放进去,另外一只包上荷叶,有另一种风味。”
两人说说笑笑,配合默契,在土窑前好一阵忙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