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书屋
一个专业的小说推荐网站

第3章

整个院子,仿佛连风都停了。

桂嬷嬷屏住了呼吸,白氏那颗刚刚放下的心又提到了嗓子眼。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那个小小的、瘦弱的身影上。

沈老太太的问题,像一把无形的刀,剖开了一切温情脉脉的伪装,直指这场“交易”最核心、也最残酷的本质。

信吗?

一个五岁的孩子,能懂什么叫信?她或许连那本医书上写的是什么都不知道。这个问题,与其说是在问温宁,不如说是在问天意,问一个虚无缥缈的可能。

温宁没有立刻回答。

她只是静静地仰着头,迎着沈老太太那双仿佛能穿透人心的锐利目光。她的眼神里,没有孩童的茫然与无措,只有一片深不见底的、与她年龄极不相称的沉静。

就在白氏几乎要撑不住,想替她回答的时候,温宁终于开口了。

她的声音,稚嫩清脆,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笃定。

“我信的,不只是这本书。”

一句话,让沈老太太的眉梢,几不可察地挑了一下。

温宁没有停顿,继续说道:“我信的是,人只要还有一口气在,就不能放弃求生的意志。这本书,是我祖父一辈子的心血,是他在无数次的药石罔效之后,才找到的一线生机。它不是神药,它写的是道理,是方法。”

她小小的身子,在夕阳的余晖中,仿佛被镀上了一层淡淡的金光。她的目光,从沈老太太的脸上,缓缓移向那间飘散出浓重药味的屋子,声音里带上了一丝悠远。

“再好的药方,也要给愿意活下去的人用,才能见效。我相信祖父的医术,更相信……沈家小少爷,一定也是想活下去的。只要他还想活,我就信,这本书能救他的命。”

这番话,如同一颗颗圆润的石子,掷地有声,在死寂的院落里,激起了层层叠叠的震撼。

桂嬷嬷的嘴巴,已经张得能塞下一个鸡蛋。她看着眼前的女娃,只觉得一阵头皮发麻。这……这是一个五岁孩子能说出来的话?什么求生意志,什么道理方法……这分明是一个历经世事的大人,才能有的通透与见地!

白氏更是怔在当场,她看着自己的孙女,眼中充满了陌生与骄傲。她知道宁儿聪明,却从未想过,她的聪慧,竟已到了如此地步。

而沈老太太,那张素来清癯冷漠的脸上,第一次,露出了真真切切的、无法掩饰的震惊。

她原以为,自己会听到一个孩子怯生生的“信”字,或者是一个被大人教导好的、鹦鹉学舌般的回答。

她却听到了“求生意志”。

听到了“愿意活下去的人”。

这四个字,像一记重锤,狠狠地砸在了她的心上!

是啊,她的聿儿,她那个被病痛折磨得不成人形的可怜孙儿,最宝贵的,不就是那一点点从未熄灭过的、顽强的求生意志吗?多少次,连太医都说准备后事吧,可他却硬是凭着那一口气,挺了过来!

眼前这个女娃,她看透了!她看透了所有问题的根本!

冲喜?

不,这哪里是冲喜!这分明是上天在绝境之中,为她的聿儿,送来的一位“解语人”,一个能看懂他求生意志的知音!

“好!好一个‘人定胜天’!好一个‘愿意活下去的人’!”

沈老太太猛地一拍石桌,那双锐利的鹰眼中,迸发出了许久未见的、名为希望的光芒!她不再有半分迟疑,转头对桂嬷嬷吩咐道:“桂香!”

“老太太,奴婢在。”桂嬷嬷一个激灵,赶紧应道。

“将温夫人的‘嫁妆’,妥善收好!”沈老太太的声音,洪亮而又果决,“从今日起,温宁,便是我沈家板上钉钉的孙媳妇!这二十两银子,是她的私房体己,单独封存,谁也不许多看一眼!这本医书,是温家的传家之宝,我代为保管,待她及笄之后,再亲手交还!”

这番话,给足了温家天大的脸面!

白氏再也支撑不住,她浑身一软,就要跪下去,眼泪夺眶而出:“沈家姐姐……您的大恩大德,我们温家……”

“温夫人,使不得!”桂嬷嬷眼疾手快,一把将她扶住。

沈老太太亲自走上前,扶着白氏的另一只胳膊,叹了口气道:“你我同是天涯沦落人,更是同为祖母。你的心,我懂。能教出如此心性的孙女,是你的福气,也是我沈家的运气。从今往后,我们便是一家人,不说两家话。”

她转头看向温宁,眼神里已经满是慈爱与欣赏。

“孩子,你跟我来。”

她竟是亲自牵起了温宁的手,要带她去见那个病重的孙儿。

温宁的心,轻轻地跳了一下。她知道,她和祖母,赌赢了。

她回头看了一眼祖母,白氏正用袖子擦着眼泪,对她用力地点了点头,那眼神里,是欣慰,是不舍,是千言万语的托付。

温宁收回目光,任由沈老太太牵着,走进了那间充满了浓重药味的屋子。

屋里很暗,窗户用厚厚的帘子遮着,不透一丝光。空气里的药味,比在院子里闻到的还要浓烈百倍。

温宁的鼻子动了动。身为中医师,她对气味极其敏感。她不仅闻到了人参、黄芪的味道,还敏锐地捕捉到了一丝极淡的、属于安息香的甜腻气息。

她的眉头,几不可察地皱了一下。

床榻上,静静地躺着一个男孩。

他看起来比实际年龄的七岁还要小,瘦得惊人,一张小脸苍白得近乎透明,连皮肤下的青色血管都清晰可见。他的呼吸微弱,胸口只有一丝极轻微的起伏。

若不是他那双眼睛,温宁几乎要以为,躺在这里的,是一具了无生气的躯壳。

那是一双怎样的眼睛啊!

又黑又亮,像两颗浸在寒潭里的黑曜石,深邃,冷静,还带着一种洞察一切的、与年龄不符的早熟与锐利。

他没有睡,他就那样静静地躺着,用那双眼睛,一眨不眨地,打量着被祖母牵进来的这个陌生女孩。

这就是沈聿。她的“小丈夫”。

“聿儿,”沈老太太的声音,在踏入这间屋子的瞬间,便变得无比温柔,“祖母给你寻了个小媳妇回来,她叫温宁。”

沈聿的目光,从温宁额角的伤疤,到她身上那件洗得发白的旧衣裳,最后,定格在她那双平静无波的眼睛上。他的眼神里,没有好奇,没有欣喜,只有一种淡淡的、漠然的审视。

温宁也在看他。

她看的,却不是他的长相,他的眼神。她看的,是他的病。

她看到了他嘴唇和指甲上那抹极淡的、几乎难以察觉的青紫色。她听到了他呼吸之间,那丝微不可闻的、带着水汽的杂音。再结合这满屋子的药味和那丝安息香的气息……

一个初步的诊断,瞬间在她脑海中成型。

“老太太,”温宁忽然开口,打破了屋里的寂静,“小少爷的屋子,不能再熏有安息香成分的熏香了。”

沈老太太和桂嬷嬷皆是一愣。

温宁没有看她们,她的目光依旧落在沈聿的身上,用稚嫩清脆的声音说道:“这香有凝神之效,却也有碍气血流转。小少爷本就心肺气虚,再用此香,虽能安睡,却是在加重他心肺的负担,与他正在服用的几味活血补气的药,更是药性相冲。”

满室皆静。

沈老太太和桂嬷嬷对视一眼,都在对方眼中看到了无法掩饰的骇然。

为了让聿儿能睡个好觉,她们确实一直在屋里点着安神香,而那香的主要成分,就是安息香!这件事,连给聿儿看诊的几位大夫都默许了,从未有人提出过异议!

可这个五岁的女娃,只是走进来,看了一眼,闻了一下,就一语道破了其中的关窍!

这一刻,沈老太太心中最后一丝疑虑,也烟消云散。她看着温宁,就像看着一块从天而降的无价瑰宝!

她赌对了!她真的赌对了!

……

亲事,就这么定了下来。

沈老太太留白氏吃了晚饭,可白氏却执意要走。她知道自己的身体,回光返照之后,便是油尽灯枯。她不想死在沈家,给孙女添麻烦。

大门口,夕阳将祖孙二人的影子,拉得长长的。

“祖母,您多保重。”温宁的眼圈红了,这一次,她是真的舍不得。

“傻孩子,该说保重的是你。”白氏颤抖着手,最后一次为她理了理衣襟,“记住祖母的话,好好活着。活得比谁都好。”

白氏的声音顿了顿,她凑到温宁耳边,用只有她们两人能听见的声音,急促地又交代了一句,“还有,宁儿,你要记得。那晚……是你的二婶,偷偷跑来告诉我的。你二叔那样的性子,你二婶她……她将来怕是日子不好过。若是……若是将来你有了余力,看在祖母的份上,拉她一把。她……她心不坏。”

温宁的心猛地一颤,她抬起头,看向祖母。白氏的眼中,充满了担忧与恳求。

温宁重重地点了点头。

白氏这才像是放下了心中最后一块大石,她深深地看了孙女一眼,仿佛要将她的模样刻进骨血里。

然后,她毅然转身,不再回头。

那瘦弱佝偻的背影,一步一步,消失在了暮色之中,像一片被秋风卷走的落叶,带着无尽的悲凉与决绝。

温宁站在沈家的大门口,小小的身影,显得格外孤单。

她没有哭。

她只是静静地站着,直到再也看不见祖母的身影,才缓缓转过身,望向身后这座即将成为她新“家”的青砖大宅。

从此以后,这条路,就要她一个人走了。

微信阅读

相关推荐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